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2:19

  本文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 音乐表演专业 课程体系


【摘要】:音乐表演专业是高校尤其是音乐院校的传统学科,在我国设立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音乐事业的变革,我国高等音乐表演教育在诸多外界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音乐表演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改革意义重大。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不同环节或单独或共同影响着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作为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将课程体系分解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要素,并由此出发,力争追求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向,遵循“文献分析→问题假设→现状考察→理论建构→策略探索”的思考和写作逻辑。首先,采用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考察了当前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的现状和问题;其次,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应然理念,认为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在课程体系重构上要凸显人文性、复杂性、动态生成性和多元性;再次,在所提出的课程体系重构理念的基础上,又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大维度出发,分别从重构价值、重构依据和重构措施三方面提出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基本理论构想;最后,本研究还依据所提出的课程体系重构的理论构想以及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表演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资源的更新和课程资源的拓展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保障机制。 毋庸置疑,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现存的课程体系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价值,但是研究者坚信,用新理念武装和指导的课程体系则是意蕴更丰富,结构更均衡,更能体现人文性、发展性、时代性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普通高校 音乐表演专业 课程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0-4
【目录】:
  • 目录3-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22
  • (一) 问题提出9-11
  • (二) 文献综述11-17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7-18
  • (四) 研究设计18-22
  • 一、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审视22-45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22-24
  • 1. 调查工具设计与试测22-23
  • 2. 调查取样与实施23-24
  • (二) 数据分析与解读24-45
  • 1. 课程目标:定位狭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24-28
  • 2. 课程结构:比例失衡,缺乏整体的有机整合28-33
  • 3. 课程内容:覆盖面小,不能突出专业的特色33-37
  • 4. 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未能调动学生的参与37-41
  • 5. 课程评价:强调选拔,评价机制单一且僵化41-45
  • 二、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应然理念45-56
  • (一) 走向人文关怀——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5-47
  • 1. 课程目标应张扬人文性45-46
  • 2. 课程内容应加大人文知识的比重46
  • 3. 课程实施要尊重学生的教育经验46-47
  • 4. 课程评价应注重人文性47
  • (二) 走向多元整合——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彰显复杂性47-50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应综合考量多重复杂要素48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要整合多种课程模式48-49
  • 3.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在各要素构建上要遵循复杂性思维49-50
  • (三) 走向动态生成——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要重视生成性50-52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设置的生成性50-51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生成性51
  • 3.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的生成性51-52
  • 4.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的生成性52
  • (四) 走向多元个性——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要体现多元性52-56
  • 1.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目标要体现多元性52-53
  • 2.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体现多元性53-54
  • 3.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实施要体现多元性54
  • 4.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评价要体现多元性54-56
  • 三、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论构想56-70
  • (一) 课程目标重建——需求与特色56-59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56-57
  • 2. 重建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57-58
  • 3. 重建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的具体措施58-59
  • (二) 课程结构优化——均衡与自由59-62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59
  • 2. 选择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标准59-60
  • 3. 调整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具体措施60-62
  • (三) 课程内容选择——多元与专业62-64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62
  • 2. 优化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62-63
  • 3. 优化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的具体措施63-64
  • (四) 课程实施改革——对话与建构64-66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64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64-65
  • 3. 改革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65-66
  • (五) 课程评价设计——激励与发展66-70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66-67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取向67-68
  • 3.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的设计68-70
  • 四、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保障机制70-79
  • (一) 建设师资队伍70-73
  • 1. 扩大教师队伍规模70-71
  • 2. 培养教师专业能力71-72
  • 3.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72-73
  • 4.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73
  • (二) 更新专业资源73-76
  • 1. 加大专业建设投入73-74
  • 2. 出台专业课程制度74-75
  • 3. 成立专业学术组织75
  • 4. 编写专业教材资料75-76
  • (三) 拓展课程资源76-79
  • 1. 融合不同专业方向76-77
  • 2. 探索不同地区音乐77
  • 3. 学习不同国家理念77-79
  • 五、结论与反思79-84
  • (一)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的结论79-82
  • 1.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当前学科发展的需要79-80
  • 2.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80-81
  • 3. 建构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81
  • 4. 建构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保障机制81-82
  • (二)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的反思82-84
  • 1. 调查样本选取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反映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82
  • 2. 改革范围较广,实施难度较大82-83
  • 3. 传统思维模式是课程体系重构最大的障碍83-84
  • 结束语84-85
  • 参考文献85-89
  • 附录89-94
  • 后记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勇;实践取向的课程实施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乔来明;;整体动态视域下体育课程实施取向解读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陈明大;对社会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吕秀霞;;浅谈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合理设置的构想[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郜锋;;高师音乐技巧课考试评价标准改革探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侯延爽;;高师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郑东辉;;试论教师教育课程模式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8 黄玲;;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胡满春;高师音乐教育考试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林庆华;;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四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之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海云;高等音乐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929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929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