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傅抱石山水画《平沙落雁》与古琴曲《平沙落雁》的共同点分析山水画的音乐性
本文关键词:从傅抱石山水画《平沙落雁》与古琴曲《平沙落雁》的共同点分析山水画的音乐性
【摘要】:绘画和音乐是否具有共性,或者说是否彼此衍生、彼此影响的呢,这一点可能无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但以现今我们对音乐和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的一些梳理,起码可以证明一点,,无论二者是否存在彼此衍生的可能,音乐与绘画都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种类,在某一种情况下肯定会发生相互之间的影响。绘画和音乐所产生的美,一个是视觉的,一个是听觉的,但是它们所反映在欣赏者大脑中的却是相同的美。 本文第一、第二章将通过对傅抱石山水画《平沙落雁》和古琴曲《平沙落雁》两者创作背景、创作内涵加以分析,研究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共同之处。第三章则在前文的基础上继续探求音乐与绘画的相似之处是否仅仅存在于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第四章将引用三首音乐作品与三幅山水画作品之间的对比结果来阐述音乐与山水画之间所存在的结构、技法及表现形式上的共同点以及音乐作品能否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产生一些影响。从而证明绘画与音乐并非界限分明的两种艺术门类。绘画具有音乐性,音乐也具有绘画性。
【关键词】:山水画 音乐 情感 表现形式 共同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J605
【目录】:
- 摘要3-4
- Summary4-6
- 绪论6-7
- 第一章 浅谈傅抱石山水画《平沙落雁》7-11
- 1.1 创作背景7-8
- 1.2 浅析《平沙落雁》创作内容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8
- 1.3 山水画“隐逸”之情的由来8-11
- 第二章 古琴曲《平沙落雁》的基本信息和创作内涵11-15
- 2.1 基本信息11-12
- 2.2 琴曲自身结构及其所呈现出的画面感12-13
- 2.3 琴曲所蕴含的“隐逸”之情13-15
- 第三章 音乐与绘画的相似之处15-19
- 3.1 共同的目的——抒发情感15-17
- 3.2 绘画中的音乐性,音乐里的绘画性17-19
- 第四章 用音乐解读山水画19-24
- 4.1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与卡农——“规律”中的“变化”19-20
- 4.2 李成《读碑窠石图》与京剧《四郎探母·叫小番》——“合纵”中的“连横”20-21
- 4.3 李可染《万山红遍》与太平歌词《九里山》——“融合”中的“保留”21-22
- 4.4 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对于山水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启迪22-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永年;;百年山水画之变论纲[J];新美术;2006年04期
2 刘皓;;对中国当代山水画发展的思考[J];黄河之声;2007年10期
3 徐利明;;在乎山水之间——有感于覃志强绘画[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06期
4 邵大箴;;山水画和乡土情怀——序《何昌林画集》[J];荣宝斋;2010年01期
5 占伟娜;;浅谈陶瓷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J];陶瓷研究;2010年02期
6 张建华;神游之境──山水画创作随感[J];文艺研究;2000年04期
7 陆兴娜;山水画创作的病忌与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众家评说林容生[J];中国书画;2005年10期
9 党震;;意境营造与形式变革——读董俊超山水画有感[J];东方艺术;2008年10期
10 刘宝水;;管窥龚贤“积墨”山水画意境的独特表现[J];国画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采薇;;“全球化”声浪中的黑龙江地域文人山水——评张少华黑龙江山水画[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李芹;;当代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取向[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3 康育义;;《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的诞生及其意义[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芹;;从自然山水到胸中丘壑——20世纪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审美取向[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文嘉;;平面构成教学命题的发展性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郭明;裴欣;;中国山水画论对园林假山设计的影响分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谢东笑;;习弹古琴——现代都市人的修身养性之道[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贵韬;边地山水的交响诗篇[N];美术报;2010年
2 邵大箴;山水著灵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覃代伦;西域山水入画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子央;耐看 耐品 耐想[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童和平山水画选辑[N];美术报;2011年
6 米祯祥;陈大章山水画创作略观[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陈迹;开疆拓域 独张一军[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扬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学博士 中国美协会员 贺万里;新疆重彩山水画的创立者[N];美术报;2011年
9 朱国荣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对当代山水画审议的抉择[N];美术报;2006年
10 张复兴 秦晖;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建立良好研修心态[N];美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剑;道心绘境[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王云磊;北宋山水画中的自然观[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易菲;六朝山水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戴光莹;中国当代城市题材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罗颖;意象与色彩[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刘春;明末清初董巨山水画的鉴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8 孔德平;原型与意造[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9 初冬;复归“山水”[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常欣;写意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源;从傅抱石山水画《平沙落雁》与古琴曲《平沙落雁》的共同点分析山水画的音乐性[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2 于兴洋;傅抱石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兰雨;“神思”与中国山水画创作之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安秀玲;论山水画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D];延边大学;2010年
5 孙婷;新疆地域性山水画设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6 韩国玉;元代山水画风格的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仕伟;写生因素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嘉珊;宋代山水画中“水”的艺术探究[D];河北大学;2013年
9 李凯;浅析山水画表现形式中的矛盾关系及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10 范婧;五代、北宋山水画南北地域性风格比较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951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95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