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数字摄影
本文选题:摄影 + 数字化 ; 参考:《装饰》2014年12期
【摘要】:摄影早于许多视觉艺术领域,率先实现了从专业到民间的全面数字化。数字化从创作理念、设备与技术、传播等方面逐渐地、完全地重塑了摄影。本文从技术革新、思想和介质的融合、去中心化特征,以及未来形式多样性困局四个方面,阐释摄影数字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同时强调,创意的主体仍是人,切实走好艺术引领技术进步的下一步,是当代视觉艺术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新课题。
[Abstract]:Photography is earlier than many fields of visual art, the first to achieve the full digital from professional to civil. Digitization has gradually and completely reshaped photography in terms of creative ideas,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photography on artistic cre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fusion of ideas and medi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diversity in future form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main body of creativity is still human, and it is a new task for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to take the next step of leading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ar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4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莅豪;;去中心化:后现代性与媒介革新下的流行语[J];国际新闻界;2013年07期
2 韩东育;;“去中心化”的“中心化”[J];读书;2009年08期
3 丁筑兰;;去中心化与双向交流:网络科技对审美文化的重构[J];学术论坛;2012年05期
4 甘莅豪;;流行语分析:从逻各斯中心主义到后现代去中心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刘旭光;契机,还是陷阱——论网络对于文学的意义[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董灏智;;从“前近代”到“近代”:对东亚问题的长线思考——读《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7 彭佳;;生态与文明的去中心化:论台湾原住民的生态创作[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孙明丽;孙凌;;从事实到虚构:论新闻对美国文学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姚永超;;近代东北对上海贸易的“去中心化”现象分析[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2年00期
10 许金辉;;试论微博对复兴公共领域的解构[J];文学教育(中);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雪;;“去中心化”传播与舆论形成机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武挥;网络3.0:虚幻的去中心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本报记者 林紫玉;去中心化 爱立信静待“网络社会”[N];通信产业报;2014年
3 第一财经研究院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钧;互联网金融与去中心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4 科幻作家、巴比特社区创始人 长铗;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从自组织到专业化分工[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俞川 (书评人);“去中心化”的社会化营销[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6 ;“去中心化”时代的赢家[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记者 傅勇;零售业O2O 本质是“去中心化”[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李岩;微信购物中心化和去中心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9 骆新;质疑,,毋庸“道歉”[N];联合时报;2012年
10 记者 马俊 实习生 康宇;权力去中心化才能产生更宜居城市[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叶明珠;去中心化货币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2 张桂英;语文“去中心化”教学模式设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倩;从冲突到变革[D];安徽大学;2012年
4 刘晓丹;影响数字鸿沟的社会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49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04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