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静山之摄影观
发布时间:2017-04-10 23:33
本文关键词:郎静山之摄影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十九世纪摄影术的诞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影响。虽然从它的诞生到现在都不到两百年,但摄影却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成为修饰和扩展人类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崭新手段,同时也是众多科学和工业领域进步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于摄影史的研究可以从社会、从技术、从艺术或从作品等角度进行。本论文中,笔者从郎静山这位摄影师的角度,来对二十世纪初30年代前后中国摄影历史进行研究。因为摄影观念产生于摄影实践,又反过来影响摄影实践的发展,所以本论文重点研究郎静山摄影观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自成一个摄影理论体系的过程。通过对郎静山及其摄影观形成、发展这一过程的研究,来了解中国二十世纪初摄影观念的演变的一个大致脉络,同时也对郎静山本人的摄影艺术成就作一个客观的新评价。 本论文共分三大章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郎静山的生平。其中介绍了中国早期摄影的状况,郎静山摄影观形成的背景,以及中国早期的摄影人在摄影实践并未成熟时在摄影艺术理论上所做的探索。以此可以更深刻清楚地了解到中国摄影的一段“辛酸”、“懵懂”、“探索”的摄影历程。并且也深刻理解了郎静山作为时代与社会的产物,其创造的“集锦摄影”必然有着时代与社会的烙印。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实践。重点论述集锦摄影的定义、渊源,以及郎静山集锦摄影的制作方法等。通过对郎静山的集锦摄影的了解,加深对郎静山摄影观的理解。总的来说,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是以相机为工具,以模仿中国传统绘画为表现形式,创造了只有中国才有的一种独特风格的摄影艺术,这对世界摄影文化来说是一种贡献和创意,也让中国摄影被世界所知。不过无论从摄影的本质还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上看,郎静山集锦摄影都是采用了一种虚拟式的 表现手法,他在中国摄影发展的“纪实性”黄金年代,带动并掀起了 一阵沙龙摄影之风,严重影响到了之后中国摄影的观念形态与表现模 式,影响了中国摄影文化的发展流程。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郎静山的摄影观。郎静山一早就表明了自己对 中国绘画与摄影的关系上的态度。在这一章中通过对他的这种态度的 全面分析来解释郎静山的摄影观。最后笔者站在摄影与绘画的关系的 角度,去重新理解郎静山所持的绘画主义摄影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 义。 通过第三章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郎静山的绘画主义摄影给我 们堆砌的几乎都是中国美术的概念、法则和手段。他一辈子都努力地 在中国绘画与摄影的共性上进行不懈地探索,而忽略了摄影作为一门 独立的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性格和潜力。因为要严格遵守仿中国画、写 意和师古法的原则,使得郎静山的摄影创作不仅在作品形式上要严守 阵地,而且在内容表现上也是雷池不可逾越。一直在中国绘画的影子 下发展摄影,郎静山的摄影创作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或许就是他最终 没有成为世界级摄影大师,而一直在世界摄影主流外徘徊的最大原 因。
【关键词】:“集锦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 “中国绘画主义摄影” “摄影与绘画” “郎静山摄影观”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405
【目录】:
- 引言11-15
- 第一章 郎静山生平15-29
- 1.1 背景15-18
- 1.2 生平18-25
- 1.2.1 为人生而艺术22-24
- 1.2.2 为艺术而艺术24-25
- 1.3 郎静山时代摄影艺术理论的状况25-29
- 1.3.1 对摄影艺术共性的探索26-27
- 1.3.2 对摄影艺术特性的探索27-29
- 第二章 郎静山之集锦摄影29-38
- 2.1 集锦摄影之定义29-30
- 2.2 集锦摄影之渊源30-34
- 2.3 集锦摄影之方法34-38
- 第三章 郎静山之摄影观38-61
- 3.1 郎静山所处时代的摄影生态38-40
- 3.2 郎静山集锦摄影之目的40-41
- 3.3 郎静山绘画主义摄影观41-54
- 3.3.1 绘画主义摄影41-42
- 3.3.2 郎静山绘画主义摄影观42-45
- 3.3.3 郎静山对摄影与中国绘画关系的见解45-52
- 3.3.4 中国画理对郎静山集锦摄影造型之影响52-54
- 3.4 从绘画与摄影的关系来看郎静山的摄影观54-61
- 结论61-64
- 尾注64-71
- 参考文献71-7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卫;刘金龙;;郎静山“集锦摄影”的中国美学——“六法”失读,谈艺应从“具体艺理”开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t
本文编号:297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9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