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肖像系列摄影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16 05:00
本文关键词:专题肖像系列摄影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专题肖像系列摄影相对于普通肖像具有更强的叙事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种摄影实践。目前针对于这此类影像的研究大多围绕摄影工作者个案展开,无法提供针对此类影像的通用阐述。笔者围绕该选题写作,希望将此类影像的特点提炼成概念化的描述与呈现,为有志进行此类影像实践的摄影工作者及理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采取研究论文结合摄影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阅读研究与视觉分析,加以观察引证,对专题肖像系列摄影的特点进行了相对全面的阐释分析。为了检验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笔者亦自主创作了专题肖像系列影像《中国80后·活在北京》。笔者经过研究与实践得出以下结论:专题肖像系列摄影作为重要影像门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此类影像拥有显著人文关怀功能,作为带有人本主义色彩的视觉语言为人类提供了自我聚焦,审视与反省的一面镜子。第二,此类影像带有明显的主题叙事性,可将作者主观诉求通过围绕主题形成的系列肖像,进行完整、叠加及放大化的表达。多种摄影语言与风格的嫁接运用;为此类影像带来多元化的呈现形态,为其记录对象提供了多层次的演绎手段,强化了人及相关元素的叙说与互动。第三,专题肖像系列摄影,通常追求对人类、人本主义类型学现象及围绕此二者两者展开的作者立场的全方位呈现与描述。在此过程中,作者对艺术语言风格的追求、对此类影像本身主、客观二元对立型叙事功能动态平衡尺度的把握,让此类影像呈现出不同一般记录摄影的,开放、多样性和多维度的叙事性影像结果。
【关键词】:专题肖像系列摄影 叙事性 开放性 多样性 二元对立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4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9
- 第一章 绪论9-1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9
- 第二节 研究方法9-10
- 第三节 研究意义10-12
- 第二章 演进与成就12-21
- 第一节 起源,专题化与系列化12-14
- 第二节 世界范围内的典型案例14-17
- 第三节 在中国的发展17-21
- 第三章 特征解析21-28
- 第一节 二元论的投射21-23
- 第二节 流程化的摄影实践23-24
- 第三节 风格及语言的开放性24-28
- 第四章 创作实践28-32
- 第一节 创作背景28-29
- 第二节 工作流程的构建29-30
- 第三节 实现过程及创作进展30-32
- 第五章 结论32-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健;;“环境肖像”的意义[J];东方艺术;2010年S1期
2 葛莉;;庄学本:被遗忘的大师[J];中国民族;2010年07期
3 李郁,PhotoBang;从病愈中的自拍像开始——荷兰女摄影家赖拉克·迪克斯特拉[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陈建中;;由“类型学摄影”到“景观摄影”[J];中国摄影家;2010年04期
5 王璜生;;美术馆:以史学的立场和方式介入摄影[J];文艺研究;2010年08期
6 冯远;;邓伟和他的摄影艺术[J];中国美术馆;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专题肖像系列摄影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36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