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传统装饰语言的语意传达——以当代空间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19-11-06 09:33
【摘要】:正传统装饰语言在当代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是具有视觉美化的形式表现,而且通过它与空间界面的同构能将其社会约定语意比附于空间,形成语意场,实现当代空间寓意的营建和文脉的延展,使单纯功能意义上的空间变为有意蕴、有精神的文化空间。由此,基于传统装饰语言在当代空间艺术设计中的意义,本文就其传统装饰语言的语意传达方式和语意场的营建展开讨论,为当代空间设计如何运用传统装饰语言营建空间寓意提供符号学的思考维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元清;现代设计中的吉祥图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丹丹;;浅析中国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蔡晓艳;;从新的识别系统设计看重庆交通大学品牌视觉形象的创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4 夏磊;岳伟;;中国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袁浩鑫;;论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6 李欣;;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7 王亦非;殷晓伟;李鹏;;浅谈柱础艺术设计的演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赵莹琛;;“象”“意”对汉字装饰的影响[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马海英;;书籍装饰设计的尺度[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黄亚南,何人可;马王堆汉墓日用漆器中的包装设计理念[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茹爱林;;论汽车内饰纺织品的色彩设计理念[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秦岁明;韦霞;;东方古代装饰艺术的神似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3 董焱;杨猛;;汉字的“形与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韩澄;北京传统首饰技艺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艳萍;中国传统家具造物伦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高兴;设计伦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吴卫;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虹;软装饰之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语义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文兵;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盘长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郝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静;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杨勇波;明清时期“喜相逢”纹样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程冰莹;近代江南丝绸装饰纹样的流变及其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D];江南大学;2010年

8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静;战国秦汉漆器的装饰工艺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袁鸿牧;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审美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勇;蔡敏;;传统装饰语言的语意传达——以当代空间设计为例[J];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2 李岩;;浅谈传统装饰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体现[J];大家;2011年05期

3 刘志强;;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传统装饰语言[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4 蔡花,费飞;论“开光”装饰的艺术价值——从开光的产生、发展、演变谈起[J];景德镇陶瓷;2005年02期

5 郝秀梅;;再谈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装饰图形的应用[J];美术大观;2008年12期

6 袁乐辉;齐霞;;论传统装饰的审美观与当代家居设计的审美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1期

7 张娟娟;;浅谈中国传统装饰符号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结合[J];青年文学家;2010年18期

8 汪新叶;;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住宅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实验[J];美与时代(上);2011年04期

9 齐霞;索理;;浅析传统装饰在家居设计中的审美特征[J];文教资料;2008年35期

10 曾玲;唐星明;;传统装饰文脉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峥;;商业空间设计——一门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综合性学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刘庆余;弭宁;;中华文化标志城“文化空间”创意模式的解读与构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宋华;理强;;节能与住宅的空间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4 张勇;;论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望琪;;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实质——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6 陈玮;;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若干主题[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赵晓伟;;语言符号任意性之我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侯博;李丽;;浅议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吕燕平;;屯堡文化空间探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顾琦一;;外语中学习中的符号意指活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花花;设计工作室:向传统装饰发起挑战[N];南京日报;2008年

2 编译 嵇璇;卫浴空间设计精选[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曲六乙;珍视原始活态的“文化空间”[N];光明日报;2004年

4 刘信(作者为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谋求文化空间的合理布局[N];河北日报;2002年

5 云南公安文联作协副主席 林牧;打造新时代的警察文化空间[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小梅;守护文化空间 保护精神家园[N];贵州日报;2009年

7 项艾 安徽省新技术推广站;浅谈室内居住空间设计[N];安徽经济报;2010年

8 敏行;在空间设计中彰显新中式风格[N];财经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梅;为城市新公民构筑公共文化空间[N];贵州日报;2009年

10 ;苏州河的文化空间与未来走向[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素芹;农业观光园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沈小仙;古代官名的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王京元;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综合优化实用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金华;俄语句义层次的语言符号学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8 李烨鑫;图像化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龙波;发展的文化权利[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孟庆艳;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璐;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重生[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2 王靖;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体现[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3 张娟娟;中国传统装饰符号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结合[D];吉林大学;2011年

4 罗亦鸣;当代城市春节庙会空间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贝加;性灵生命和语言符号[D];汕头大学;2002年

6 王静;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互补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贾丽影;中日语言中语言符号“上”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周立奇;语词 言语行为 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璞;论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魅力的构成要素[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陆姗姗;地铁站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探索[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6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56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