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民居装饰的文化意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洪澜;;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高雷;吴文化及其建筑的谭概[J];华中建筑;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元清;现代设计中的吉祥图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孙代尧;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论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俞云平;五缘文化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J];八桂侨刊;1998年03期
5 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海外贸易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5年02期
6 吴江;陈振益;;明式家具的“道”、“器”之美及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7 曲艺民,秦天星;装饰艺术及装饰造型的基本特征[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熊元义,余三定;论黑格尔的悲剧观[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金楘兰,高汉玉,周启澄;中国刺绣针法起源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黄国盛;清代前期开海设关的历史地位与经验教训[J];东南学术;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王伟勇;;宋词笺注之典范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校正——以“卷三”为例[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茹爱林;;论汽车内饰纺织品的色彩设计理念[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欣;;“重己役物”之人性化阐释[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5 秦岁明;韦霞;;东方古代装饰艺术的神似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彩霞;走向海洋时代[D];厦门大学;2003年
3 吴卫;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蔡孟;从一体化到分化——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历程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8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9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宁;计算机辅助装饰设计理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2 唐仕春;北洋时期在京同乡会馆的请托与受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文明;消费者心理对家电产品设计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宋新娟;人性化—商业平面广告的拓展空间[D];山西大学;2003年
5 郭芳;中国古代设计哲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钱敏芳;曹操诗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耿涛;美国古典式样家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孙一文;产品设计与消费者行为的互动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吴讯;企业品牌形象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李凯;设计战略控制下的产品形象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沛林,孙则昕;风水的有机自然观对新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4年05期
2 庞伟;居的背后———民居、新民居之文化刍议[J];华中建筑;1996年04期
3 彭红;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古典建筑中的表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J];新建筑;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苏省考古学会80年四季度和81年工作计划要点[J];江苏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2 ;江苏省考古学会80年四季度和81年工作计划要点[J];江苏社会科学;1980年13期
3 刘诗中 ,许智范;东周时期江西地区吴文化初探[J];南方文物;1982年02期
4 王玉哲;研究远古文化的几个题问[J];中州学刊;1982年06期
5 薛理勇;良渚文化“玉锥形器”的用途、名称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6 陈廉贞;苏州的玉雕艺术[J];东南文化;1986年01期
7 刘玉堂;论屯溪西周墓的族属[J];江汉考古;1986年S1期
8 朱江;从李淪《喜上眉梢图》谈起——为镇江博物馆建馆卅周年而写[J];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9 ;陈列之路在于创新[J];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10 苏文;吴越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吴越文化新探》、《百越民族文化》、《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简介[J];东南文化;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燮初;;略论吴文化在长江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徐永年;;对吴国的称量货币—青铜块的探讨[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3 贺评;;游精品园林 品吴地文化——网师园艺术特色浅析[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马祖铭;何平;;试谈继承和发扬吴地建筑中的水文化[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5 林锡旦;;苏州古民居的保护和住宅新区的开发建设[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6 林贻荣;;从吴氏族谱看爱国兴学的优良传统[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吴惠良;夏泉生;;无锡惠山古镇的祠堂建筑群[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戈春源;;简论淮安在古吴国北部的重要地位[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彬;董杰;刘庆友;徐永辉;任雪梅;;可持续旅游在快速发展期旅游地的实现途径探讨——以周庄古镇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邵国平;;重建北固楼 打造镇江旅游新景观[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向群;振兴昆剧与发展苏州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周玫;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0年
3 沈卫星;常熟抒写文化新篇章[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玉琴;第六届艺术节向我们走来[N];人民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凌云;地域文化:舞台创作新亮点[N];文汇报;2000年
6 洪治纲;审度地域文化中的小说新形态[N];文学报;2000年
7 明照;江南味道·青春气息·传奇色彩[N];文艺报;2000年
8 洪舟 群蔚 志军 王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初评揭晓[N];新华日报;2000年
9 袁全;沙家浜让常熟旅游火起来[N];中国旅游报;2001年
10 刘敏;吴文化青铜器的审美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文学;吴文化与中学德育资源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媛莉;试论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特点[D];苏州大学;2004年
3 杭金菊;诚信江苏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宾;对等翻译的虚拟性[D];苏州大学;2006年
5 蒋卫星;“文化江苏”战略下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陆晓俊;吴文化特色古建筑装饰图案艺术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曾佳佳;论学校文化建设中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D];江南大学;2009年
8 王玲真;近代江南移民与上海城市审美文化的建构[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8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5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