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明代凤冠装饰特点及其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11-20 09:57
【摘要】:凤冠是中国古代妇女首饰中最华贵的一种装饰。在中国首饰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凤冠的出现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社会文化内容主要通过造型和装饰纹样来体现。在明代,宫廷凤冠被赋予了更加庄重的政治色彩,它代表了该时期的最高工艺与审美特征,同时也反应出该时期皇家的礼仪文化与习俗。本文采用实地考察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结合图像学和风格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凤冠的起源、凤冠的造型艺术研究、明朝凤冠图例的纵向分析三大主要方面展开研究。 本文通过对出土器物、记载史料的研究来梳理凤冠的起源与发展。凤冠的出现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紧密的联系。由于龙凤文化的历史沉淀及政治制度的需要,于宋朝时期(公元960-1127年)正式成为礼服冠,确定与皇后的对应关系,并在明朝时期集珠宝之大成,达到凤冠装饰的鼎盛时期。 凤冠的造型艺术颇为讲究,在研究明朝各阶段凤冠的造型艺术方面得出以下基本特征:(1)凤冠造型在满足佩戴要求和装饰审美的基础上,,满足该时期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2)凤冠的装饰纹样是文化的物化表象,能够折射出主流文化及社会状态。龙、凤、云纹等传统纹样其社会性高于审美性,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体现权利、等级、伦理、信仰等内容。(3)凤冠所选用的材质体现明代首饰工艺的水平、宝石矿床的开采、国家的商贸等状况。(4)凤冠的工艺技术将凤冠的装饰语言、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以稳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本文根据对明代宫廷凤冠造型艺术的研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当中,创作出两个系列作品:《花之语》及《凤舞》,其中《花之语》运用点翠工艺,为翠花在人体上绽放的展示性设计,灵感来源于凤冠中的翠花草;《凤舞》运用花丝工艺,属于一饰多用的佩戴性设计,设计灵感来源于凤冠造型的组成及其二维平面绘画感与三维空间的转换关系。
【图文】:

羽冠,玉琮,良渚文化,纹饰


“龙”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装饰。《说文解字》中说:“冠是用采用“冂、元、寸”会义,“元”作声有“寸”。它虽是戴在头上的帽子,但上的饰物。饰纹,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古人在头兽的种类很多,各种美丽奇异的鸟儿草丛中的牛羊鹿等也因拥有威武的犄羽毛来迷惑动物,得猎物多的人为体己的头部或颈部。久而久之,一些受的冠从此便成了英勇及地位的象征。

冠饰,兽面纹


6山 10 号墓出土的兽面纹三叉形玉冠饰(图 2-3)2山”字形,底部圆弧,上部为平直的三叉形,刻满出土时纵向孔洞上插有玉管,推测有羽毛插在原玉部的位置,证明是冠饰。在当时的原料采集、工艺玉石材质及精美的工艺特征,可知是用于地位显赫冠上所饰的羽毛纹或所插戴的鸟羽,则证明酋长或究所。冠高 5.2 厘米,宽 7.4 厘米,厚 1.3 厘米。玉质白色,有少量图 2 3 兽面纹三叉形玉冠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S934.3;J5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芳苹;;浅论凤的产生及图腾、王权崇拜[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2 邱晓勇;;奢华的艺术——浅谈明代金银首饰[J];大众文艺;2011年19期

3 于联凯,于澎;凤文化琐谈[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王秀玲;;明定陵出土首饰特点[J];收藏家;2007年05期

5 扬之水;;明代金银首饰图说[J];收藏家;2008年08期

6 胡俊敏;中华文化的崇凤情结[J];上海工艺美术;2005年01期

7 梁柱;;明梁庄王墓金首饰臂饰与服饰浅议——梁庄王墓出土文物赏析之二[J];收藏家;2007年08期

8 王秀玲;;明定陵出土帝后服饰(三)[J];收藏家;2009年11期

9 李晓青;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明代金器[J];丝绸之路;1998年04期

10 曹林娣;;凤文化与装饰纹样[J];艺苑;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2563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63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