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邛窑装饰技法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3-14 23:08
【摘要】:邛窑是巴蜀地域的古窑系中最具规模的民间青瓷窑系,以窑场分布广泛,规模最大、,烧造历史持续最长,社会影响最广而闻名于世。笔者认为,在邛窑的历史中,不得不提的是邛窑的装饰设计文化。邛窑的装饰在整个华夏装饰风格中独树一帜,不仅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其他窑口的装饰风格,比如学术界常把邛窑和醴陵窑称为姐妹窑,足以见它的影响之大。本论文在几代学者们共同努力研究结果下,继续深入探讨邛窑装饰设计文化。研究从探讨邛窑装饰文化在当代陶艺中运用入手。通过从形式到内在的思考,对邛窑装饰设计中的美学意义争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本文主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邛窑器物装饰设计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实地走访,分析各个时期的邛窑器物,总结出邛窑装饰设计观念上”相物而赋彩,范质而施彩”,“因地制宜”的材料观念。同时,本论文提出邛窑器物装饰设计中蕴含的审美文化具有装饰为上、川西风情、写意精神、大朴大拙的民间野趣,并提出邛窑装饰艺术在当代陶艺语境的运用。笔者认为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是巴蜀文化中的一支独特的审美文脉,使得邛窑器物装饰风格成为一种自然朴实,充满生命的韵律感。总的来说,邛窑装饰设计文化是巴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瑰宝。
【图文】:
法思绪使用各类材料、工具、方法手段,来美化物品,这个行为被称为装饰观念。”1装饰设计就是按照“什么是美”对不同造型进行装饰。 “人类把装饰不但看作为一种艺术,更为一种文化。1.由于装饰作为人类行为方式和造物方式所具备的文化性和文化意义,2.装饰品的文化意义。装饰品是装饰演化而来,他/它具备装饰的文化性,是文化品。它的存在价值在于文化本质或文化意义,即装饰品自身先是来自于文化,其本身又是文化的物化,这种物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圈之一,,与整个人类文化系统相关联……所以,在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装饰,为瓷器增添了更多的艺术美感 。”2所以,邛窑装饰设计的探索应该包括:一装饰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装饰的内在语言。3.1 胎装饰:恒常主题的精雕细琢装饰纹样的发展最终可归纳为几大分类:文字装饰、绘画装饰和图案装饰。而技法又与选材、立意、最终效果不同而不同。因此,邛窑器物装饰纹样的研究应该结合其不同的装饰方式来一起探讨。据统计,主要有以下门类:
图 3-2 邛窑单色釉瓷Figure 3-2 Qiong single glaze porcelain kiln从现出土文物中以青釉居多,但具体细分青又分很多色,极为丰富。杜甫在诗中这样描绘邛窑白釉瓷:“大邑烧瓷轻且坚,叩碗胜霜雪,急宋茅斋也可怜。”1轻、坚二词道出邛窑泥之清脆,最后以白盛雪说邛窑白釉之白的特点,短短几瓷因邛窑胎质不洁不能达到白如玉,只是汝浊白釉,但白饰器表,彩绘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黄、褐、绿为主要基调,通体用黄色,绿釉和褐色做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527
本文编号:2587063
【图文】:
法思绪使用各类材料、工具、方法手段,来美化物品,这个行为被称为装饰观念。”1装饰设计就是按照“什么是美”对不同造型进行装饰。 “人类把装饰不但看作为一种艺术,更为一种文化。1.由于装饰作为人类行为方式和造物方式所具备的文化性和文化意义,2.装饰品的文化意义。装饰品是装饰演化而来,他/它具备装饰的文化性,是文化品。它的存在价值在于文化本质或文化意义,即装饰品自身先是来自于文化,其本身又是文化的物化,这种物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圈之一,,与整个人类文化系统相关联……所以,在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装饰,为瓷器增添了更多的艺术美感 。”2所以,邛窑装饰设计的探索应该包括:一装饰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装饰的内在语言。3.1 胎装饰:恒常主题的精雕细琢装饰纹样的发展最终可归纳为几大分类:文字装饰、绘画装饰和图案装饰。而技法又与选材、立意、最终效果不同而不同。因此,邛窑器物装饰纹样的研究应该结合其不同的装饰方式来一起探讨。据统计,主要有以下门类:
图 3-2 邛窑单色釉瓷Figure 3-2 Qiong single glaze porcelain kiln从现出土文物中以青釉居多,但具体细分青又分很多色,极为丰富。杜甫在诗中这样描绘邛窑白釉瓷:“大邑烧瓷轻且坚,叩碗胜霜雪,急宋茅斋也可怜。”1轻、坚二词道出邛窑泥之清脆,最后以白盛雪说邛窑白釉之白的特点,短短几瓷因邛窑胎质不洁不能达到白如玉,只是汝浊白釉,但白饰器表,彩绘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黄、褐、绿为主要基调,通体用黄色,绿釉和褐色做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立嘉;;南方丝绸之路与“邛窑”的传播[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2期
2 王蓓蓓;刘美丽;;唐代邛窑瓷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J];文物春秋;2007年02期
3 张天琚;;四川的酒文化历史与邛窑酒具[J];收藏界;2006年09期
4 栾天;毛振伟;王昌燧;;邛崃窑彩绘瓷彩绘工艺的SRXRF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8期
5 范仲远;论邛窑对唐代成都经济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伍秋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工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年01期
7 孔六庆;陶瓷装饰展开[J];陶瓷研究;1999年01期
8 余祖信;;漫话古邛窑[J];中国陶瓷;1984年03期
本文编号:2587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8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