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北朝至唐代黑釉瓷器的考古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1:17
【摘要】:黑釉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对它的既往认识与研究,主要有两个倾向,一是地域上在南方地区,二是时间上在战国秦汉、宋及以后。为对北方北朝至唐考古出土的黑釉瓷器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本文整理相关考古材料后,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首先,整理北方北朝至唐烧造黑瓷的窑址,本文对黑瓷的生产状况可以大体清楚。由于相关窑址数量较多,本文选取巩义窑、邢窑、黄堡窑、临水窑等生产规模较大的窑址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对于生产规模较小、考古资料模糊的窑址简略列表。在论述每一窑址的小节时,内容包括地层划分、产品面貌、窑具的使用、产品分期等部分。其次,明晰黑瓷的生产状况后,本文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北方地区墓葬出土黑瓷的分析,并辅以城址、运河等出土材料来探讨北方黑瓷的流布特点。在分析这批材料时,以本文第一部分黑瓷生产的阶段性划分为大致节点,考虑历史分期和墓葬出土材料的特点后,将第二章的黑瓷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五个阶段:北朝至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中,陶瓷生产、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因素对黑瓷流布的影响,都可一一体现、略有侧重。最后,本文对两个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是北方北朝至唐黑瓷的装饰;二是南方黑瓷对于北方黑瓷起源的影响。自黑瓷在北方出现至唐代黑瓷生产技术成熟,有许多精巧的装饰技法如刮釉白线纹装饰、黑釉刻花填白彩、黑釉花、双色釉、花釉、剪纸漏花等,有些装饰技法为某一窑场所独有,更多的装饰技法则被各个窑场之间交流、传播。第二个问题,南方黑瓷对北方黑瓷的影响方面,本文对比南北方黑瓷在其分别的创烧期墓葬、窑址出土黑瓷的器类、烧造方法,利用陶瓷科技手段对比南北方黑瓷的胎釉特征,认为北方黑釉瓷为独立生产、创烧,受南方黑瓷的影响较少。
【图文】:
图 2.1 巩义窑地理位置图752.1.1 窑址考古工作简述1957 年 7 月,冯先铭来到河南巩县,发现并调查初步认识到小黄冶以白釉产品为主,三彩次之,单色
图 2.3 巩义窑第一组瓷器补充材料大市遗址 85BDT9H4:4 黑釉盂;2.大市遗址 88BD 办 T3H1:综上,本期纪年材料最早的为河北景县东魏孝静墓,最晚的陕西西安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李约在北朝后期至隋,即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6.3
本文编号:2611234
【图文】:
图 2.1 巩义窑地理位置图752.1.1 窑址考古工作简述1957 年 7 月,冯先铭来到河南巩县,发现并调查初步认识到小黄冶以白釉产品为主,三彩次之,单色
图 2.3 巩义窑第一组瓷器补充材料大市遗址 85BDT9H4:4 黑釉盂;2.大市遗址 88BD 办 T3H1:综上,本期纪年材料最早的为河北景县东魏孝静墓,最晚的陕西西安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李约在北朝后期至隋,即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敬好;;论邢窑的黑釉瓷[J];文物世界;2015年02期
2 武夏;桂冠;张馨芳;;论巩义白河窑出土的早期白瓷年代[J];文物世界;2015年01期
3 徐华烽;王豪;苏朝阳;;河南禹州唐郭超岸墓出土瓷器[J];文物;2014年05期
4 ;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3年02期
5 杨军凯;郭永淇;辛龙;郑旭东;关琳;赵俊英;党晓婷;;西安市西郊杨家围墙唐墓M1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年02期
6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李明;袁明;李举纲;卞鹏;张庆波;杨洁;张蕊侠;韩民兴;吕安乐;郭小侠;;西安市长安区唐乾符三年天水赵氏墓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11年06期
7 郑建明;;德清窑略论[J];文物;2011年07期
8 郭灿江;董源格;;唐代花釉瓷器[J];收藏家;2011年03期
9 王轶鸿;;山西黑釉瓷概述[J];文物世界;2010年06期
10 李岗;袁明;李举纲;靳拉田;胡春勃;韩民兴;宋建华;李宏涛;张明惠;宋俊荣;;西安南郊隋苏统师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浩淼;河南地区唐宋金时期黑釉瓷器的类型与分期[D];郑州大学;2014年
2 李晓霞;军持之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程婷;唐墓出土塔式罐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1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61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