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剑川木雕装饰纹样的跨文化传播与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3:38
【摘要】:剑川木雕装饰纹样的跨文化传播和数字化传承意义都建立在其丰富的艺术、历史价值和耀眼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剑川木雕”得名于大理地名—剑川,也就是木雕工艺的发源地。国务院在2008年6月7日承认木雕以传统美术的名义公布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随后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于2011年5月23日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剑川木雕”被列入“木雕”项目之中,以此剑川木雕正式成为国家非遗项目之一。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剑传承木雕的艺术资源遍布大理白族自治州,其艺术资源包含两个部分,即木雕工艺和木雕纹样,木雕纹样作为古代木雕工匠的艺术成就,不但浓缩了剑川地区白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技艺,同时蕴含了白族传统文化、白族民族精神以及白族审美情趣。在现代社会各区域文明交往愈发频繁的情况下,剑川木雕装饰纹样的跨文化传播和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多元文化的复杂背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与保护,使各名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成为了社会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剑川木雕艺术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剑川木雕装饰纹样的艺术性在于其多样的图形表现和精湛的雕刻技法。形形色色的剑川木雕装饰纹样可以保持几千年传统,是白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凝聚而成的。建筑构建上的木雕纹样是白族文化的精髓,花鸟动物纹样生动形象,通过谐音来寄寓吉祥生活,直观地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祈福意愿;博古人物类图案主要是对白族抽象故事和文化概念的传播;几何类图形的秩序感十分强烈,可以从中提取到一系列图像生成规律。以剑川木雕装饰纹样的分类入手,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查找相关文献对剑川木雕装饰纹样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人文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审美分析等方面对剑川木雕装饰纹样展开探讨,然后在纹样构成形式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图式语言分析,并在图式理论的介入下对纹样的外在视觉表现和内在寓意进行解读。在图式语言的分析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传播模型结构,在图式理论的基础上探索纹样跨文化传播的原理、机制、层次和方法,同时对剑川木雕装饰纹样进行数字化传承提供有效建议,为纹样实现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21世纪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日趋激烈,为了更好更高效率对外呈现和传达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对外传播文化的方式、搭建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剑川木雕装饰纹样想要更广泛、更快速的向其他区域展现自己的文化就必须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传承。本文所论述的内容不仅针对剑川木雕装饰纹样跨文化传播与传承,同时也希望可以对之后其他相似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的借鉴。
【图文】:

纹样,图案,《玉篇》


三维立体图案,傅抱石先生是中国基本图案学》一书中就将工艺图案的即染织物、印刷物,其二立体的一个后来词,关于它的记载从最早解释 ,再到后续《玉篇》书中把“到《辞海》中对纹样解释的进一步由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推测出古人必须依附于物体之上,第二个特点的研究学者认为“纹化”形式的不我们为什么说书画同源,就是这个一致性,即都可以传达信息和表案的关系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从属包括三位立体图案。而纹样从属于的关系整理如下图。

特性图,技术路线框架


11图 1-2 技术路线框架图Figure 1-2 Technical Roadmap1.6 研究重点 、难点与预期创新点(Key Points, Difficulties anExpected Innovation Points)1.6.1 研究重点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特性图式、共性图式语言分析对装饰纹样进行解剖找寻剑川木雕装饰纹样与地域、现代审美、民族文化,及其语义内涵等文化场的关系,,深入探讨其纹样内涵、组织结构、民族审美等问题, 总结传统剑川木装饰纹样设计规律的共性和特性,最终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跨文化传播与传承。保证研究重点任务的完成,课题设计围绕 图式理论 “纹样设计中的式语言分” “图式分析的实证究” “图式语言下的跨文化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明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虚拟空间模式[J];青春岁月;2013年09期

2 朱练平;欧飞兵;程树武;;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简介[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3 彭云鹏;;文化图式与跨文化交际[J];河北学刊;2011年03期

4 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J];新闻大学;2004年03期

5 谢建明;文化传播:模式及其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2615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615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7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