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中黏土的表现性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22:28
【摘要】:现代陶艺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黏土是陶瓷的载体,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主要包括自身对外力的反应、与釉料的结合、对烧成方式的依赖和黏土自身成分的改变等几种方式。本文章通过对不同国家典型现代陶艺作品的分析,在以黏土为载体的传统表面肌理技法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打破传统技法,在黏土中加入新材料,以便在烧成结束后呈现出新的机理面貌。试图把各种表现语言包括一些比较好的案例在工作室里去还原,同时探索出更多新的肌理装饰技法,深度挖掘现代陶艺中黏土的表现性语言,丰富陶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在现代陶艺方面,对待材料本体语言的深度表现仍然具有挖掘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537
本文编号:2703739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5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悦;;浅谈陶瓷肌理装饰效果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24期
2 张乐乐;;陶瓷肌理[J];中国陶艺家;2012年03期
3 孙立强;;论陶瓷肌理的表现力[J];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06期
4 周光真;;美国乐烧之父——保罗·苏特纳[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1期
5 吴茂英;;论陶瓷缺陷肌理的审美品质与陶艺创作[J];江苏陶瓷;2009年04期
6 王芬;刘子建;;论陶瓷肌理的成因及其审美意境[J];装饰;2006年10期
7 肖艺琴;陶瓷材料与肌理变化[J];中国陶瓷;2001年04期
8 孙佰春,高俊;简论陶艺创作的语言、风格和形式[J];江苏陶瓷;2000年04期
9 陈池瑜;泥土的语言——谢跃陶艺新作观感[J];装饰;1995年05期
10 饶惠元;;也谈印纹陶的几个问题[J];考古;1960年03期
,本文编号:2703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0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