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广州地区建筑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0:07

  本文关键词:广州地区建筑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2006年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了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的指标,其中包括可再循环使用率(10%以上)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使用率(大于5%)达标,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这2项指标很难满足。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广州地区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在不同建筑工况下与10%的差距,如何优化结构促使达标;第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在广州地区的应用情况如何,如何促进可再利用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具体来说主要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统计计算广州地区不同建筑功能、不同建筑结构形式、不同建筑层高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不同建筑材料的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重量以及占总建筑材料的比重,研究了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围绕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研究分析,特定结构形式下优化钢材、混凝土用量,以及不同结构形式下结构类型、外部围护结构、内部隔断结构进行优化的方向和重点。第三部分:研究分析广州地区混凝土、砌块、砂浆等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途径,以及住宅部品体如混凝土预制的楼梯、装饰材料等对可再利用材料应用,并佐以案例介绍应用实效。第四部分:分析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在建设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案例,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实现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细化与信息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可再循环材料 可再利用材料 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01.5;TU5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关于可再循环材料10-11
  • 1.2.2 可再循环材料研究情况11-12
  • 1.2.3 关于可再利用材料12
  • 1.3 存在问题12-13
  • 1.4 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建筑可再循环材料与可再利用材料评价指标15-26
  • 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节材与材料循环利用评价指标15-22
  • 2.1.1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15-18
  • 2.1.2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18-19
  • 2.1.3 节材与材料循环利用评价指标19-22
  • 2.2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影响因素22-25
  • 2.2.1 材料用量对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影响22
  • 2.2.2 建筑结构选型对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影响22-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研究26-49
  • 3.1 基础数据收集26-28
  • 3.2 调查数据分析28-47
  • 3.2.1 建筑功能对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影响28-36
  • 3.2.2 结构形式对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影响36-42
  • 3.2.3 建筑层数下对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影响42-47
  • 3.3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建筑结构优化对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影响分析49-59
  • 4.1 结构设计优化概念及目的49-50
  • 4.1.1 结构设计优化基本概念49
  • 4.1.2 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49-50
  • 4.2 结构设计优化分析50-54
  • 4.2.1 纵向上对特定结构形式下钢材、混凝土的用量进行优化50-51
  • 4.2.2 横向上对结构类型、外围护和内隔断结构进行优化51-54
  • 4.3 结构设计优化案例54-58
  • 4.3.1 某住宅小区项目钢材、混凝土的限额设计要求54-56
  • 4.3.2 某住宅项目的结构优化建议56-58
  • 4.4 结构优化影响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的定性定量分析58
  • 4.4.1 结构优化提高可再循环材料应用的定性分析58
  • 4.4.2 结构优化影响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的定量分析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可再利用材料的应用研究59-80
  • 5.1 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相关规定59-60
  • 5.1.1 相关政策规定59
  • 5.1.2 相关技术规定59-60
  • 5.2 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应用研究60-64
  • 5.2.1 国外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情况60-61
  • 5.2.2 建筑废弃物再利用途径61-63
  • 5.2.3 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处理方式的选择63-64
  • 5.3 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在某隧道路面基层应用案例64-70
  • 5.3.1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示范项目概况64
  • 5.3.2 循环再生材料路面基层应用情况64-70
  • 5.4 住宅产业化70-78
  • 5.4.1 什么是住宅产业化70
  • 5.4.2 住宅产业化的优点70
  • 5.4.3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70-76
  • 5.4.4 住宅产业化体系划分状况76
  • 5.4.5 我国住宅产业化建筑体系状况76-77
  • 5.4.6 我国住宅部品体系的划分状况77-78
  • 5.4.7 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状况78
  • 5.4.8 住宅产业化对可再利用材料应用的影响78
  • 5.5 住宅产业化提高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的定量分析78-79
  • 5.6 本章小结79-80
  • 第六章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80-88
  • 6.1 BIM的概念80
  • 6.2 BIM在设计、施工阶段应用80-81
  • 6.3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案例81-83
  • 6.3.1 室内通风分析81
  • 6.3.2 室内采光分析81
  • 6.3.3 空间优化分析81-82
  • 6.3.4 碰撞检查82
  • 6.3.5 构件的数量统计82
  • 6.3.6 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构件及住宅产业化82-83
  • 6.4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案例83-87
  • 6.4.1 优化施工场地布置83-84
  • 6.4.2 优化现场吊装施工84
  • 6.4.3 优化楼层净空控制84-85
  • 6.4.4 优化物料采购85-86
  • 6.4.5 优化复杂节点施工86
  • 6.4.6 应用BIM技术取得的主要效益86-87
  • 6.5 本章小结87-88
  • 结论与展望88-91
  • 参考文献91-95
  • 附件 195-97
  • 附件 297-99
  • 附件 399-102
  • 致谢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鸣;索建;于辉;;地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技术与对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高卫庆;苏振民;王群依;;产业化住宅部品体系的集成化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8年10期

3 陈妍;岳欣;;美国绿色建筑政策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4期

4 杨昌鸣;张娟;;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周淑灵;;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评价[J];江西建材;2009年03期

6 姚雷;贾开武;李晓芝;;节约型社会与绿色建筑材料[J];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7 林文诗;程志军;任霏霏;;英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年06期

8 郭韬;张蔚;刘燕辉;;新加坡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年06期

9 王建清;高雪峰;宋凌;李宏军;李亮;;2011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J];建设科技;2012年06期

10 司卫平;;浅析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河南建材;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兵;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礼;建筑材料绿色性的6E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涛;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燕;建筑师视野中的可生长建筑材料[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志红;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文;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探索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李昕欣;我国铁路客运站绿色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怡;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秦小艳;建筑废弃物分类及其对环境污染影响关联因素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卢燕;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实践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彭渤;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郭庆亮;高效节能精装一体化外墙预制保温条板的研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10 郭肖娟;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广州地区建筑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2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c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