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1:17
中华巴洛克是以西方文化为媒介,以东方建筑为载体的一种融合建筑形式。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地域文化中,产生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华巴洛克,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为现代建筑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以作者对哈尔滨现存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进行实地调查为依据,分析了中华巴洛克艺术表现形式,旨在为建筑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特点的形成历史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探讨影响中国巴洛克建筑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特点与中式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得出巴洛克建筑具有分段式建筑构图的特点;中式传统建筑具有围合形式的建筑特点;总结出中华巴洛克的建筑装饰特点形成受到地理环境、外来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特点与中式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的影响。第二部分对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艺术表现特征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法和类比分析法,将中华巴洛克的艺术形式研究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中华巴洛克的建筑空间布局进行拆分,从街道形式、街巷形式、平面布局、立面布局、空间布局五个角度分析得出建筑庭院单体的平面布局以中式传统合院式住宅形式为主,一般以“I”、...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框架
1.6.1 技术路线
1.6.2 结构框架
2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特点的形成历史分析
2.1 中华巴洛克建筑形成影响要素
2.1.1 地理环境要素
2.1.2 外来文化要素
2.1.3 经济发展要素
2.2 巴洛克建筑风格特点
2.2.1 巴洛克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渊源
2.2.2 巴洛克建筑造型特征及表现手法
2.3 中式传统建筑风格特点
2.3.1 中式传统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渊源
2.3.2 中式传统建筑造型特征及表现手法
2.4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特点的形成
2.4.1 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渊源
2.4.2 中华巴洛克建筑造型特征及表现手法
2.4.3 多种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
2.5 本章小节
3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艺术表现特征研究
3.1 中华巴洛克建筑空间布局
3.1.1 街道形式
3.1.2 街巷形式
3.1.3 建筑平面布局
3.1.4 建筑立面布局
3.1.5 庭院空间布局
3.2 建筑外立面装饰工艺研究
3.2.1 装饰材料与表现手法
3.2.2 砌筑方式
3.2.3 建筑色彩分析
3.2.4 建筑形式美的体现
3.2.5 建筑装饰体现的审美观
3.3 本章小结
4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元素与细部构造特征研究
4.1 沿街外立面装饰
4.1.1 山花
4.1.2 挑台
4.1.3 托檐石
4.1.4 檐壁
4.1.5 匾额
4.1.6 柱式
4.1.7 门与门洞
4.1.8 窗
4.2 庭院内部装饰
4.2.1 楼梯
4.2.2 栏杆
4.2.3 外廊廊柱
4.2.4 檐口
4.2.5 挂落楣子
4.2.6 雀替
4.3 本章小结
5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艺术再发展探索
5.1 装饰符号的提炼
5.1.1 装饰符号的基本形态特征
5.1.2 装饰符号的提取
5.2 装饰符号的传承与应用
5.3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的再发展
5.3.1 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
5.3.2 建筑装饰艺术的再发展
5.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J]. 文峰. 艺术教育. 2017(Z5)
[2]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与保护性设计探究——以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文峰. 艺术教育. 2017(Z3)
[3]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研究[J]. 梁霄,赵露菡. 山西建筑. 2016(32)
[4]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保护现状及应对措施[J]. 雷帅,冯娜,贺舒扬. 文化学刊. 2016(08)
[5]哈尔滨近代建筑中的装饰纹样调查[J]. 彭宇,孔庆权.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05)
[6]哈尔滨老道外文化探析[J]. 董鸿扬.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7]“中华巴洛克”背景下的道外北三道街保护模式探究[J]. 邱实,杨祥冬,刘艾梅. 山西建筑. 2015(01)
[8]谈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J]. 王若辰,朱毅. 山西建筑. 2013(31)
[9]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场所精神之美感研究[J]. 赵广宇,程志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6)
[10]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院落空间解读[J]. 王巍. 美术大观. 2012(05)
硕士论文
[1]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D]. 梁纯.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哈尔滨建筑立面历史传承与改造研究[D]. 王立耕.齐齐哈尔大学 2014
[3]基于自在生成理论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研究[D]. 程志军.东北林业大学 2014
[4]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使用后评价研究[D]. 张典.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5]哈尔滨“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窗体装饰形态研究[D]. 丁旭.东北林业大学 2013
[6]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研究[D]. 刘禹含.东北林业大学 2013
[7]哈尔滨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装饰细部研究[D]. 姜丽影.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8]本土文化对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影响研究[D]. 邵卓峰.东北林业大学 2009
[9]哈尔滨道外区近代建筑形态的民俗性研究[D]. 袁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7445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框架
1.6.1 技术路线
1.6.2 结构框架
2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特点的形成历史分析
2.1 中华巴洛克建筑形成影响要素
2.1.1 地理环境要素
2.1.2 外来文化要素
2.1.3 经济发展要素
2.2 巴洛克建筑风格特点
2.2.1 巴洛克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渊源
2.2.2 巴洛克建筑造型特征及表现手法
2.3 中式传统建筑风格特点
2.3.1 中式传统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渊源
2.3.2 中式传统建筑造型特征及表现手法
2.4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特点的形成
2.4.1 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渊源
2.4.2 中华巴洛克建筑造型特征及表现手法
2.4.3 多种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
2.5 本章小节
3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艺术表现特征研究
3.1 中华巴洛克建筑空间布局
3.1.1 街道形式
3.1.2 街巷形式
3.1.3 建筑平面布局
3.1.4 建筑立面布局
3.1.5 庭院空间布局
3.2 建筑外立面装饰工艺研究
3.2.1 装饰材料与表现手法
3.2.2 砌筑方式
3.2.3 建筑色彩分析
3.2.4 建筑形式美的体现
3.2.5 建筑装饰体现的审美观
3.3 本章小结
4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元素与细部构造特征研究
4.1 沿街外立面装饰
4.1.1 山花
4.1.2 挑台
4.1.3 托檐石
4.1.4 檐壁
4.1.5 匾额
4.1.6 柱式
4.1.7 门与门洞
4.1.8 窗
4.2 庭院内部装饰
4.2.1 楼梯
4.2.2 栏杆
4.2.3 外廊廊柱
4.2.4 檐口
4.2.5 挂落楣子
4.2.6 雀替
4.3 本章小结
5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艺术再发展探索
5.1 装饰符号的提炼
5.1.1 装饰符号的基本形态特征
5.1.2 装饰符号的提取
5.2 装饰符号的传承与应用
5.3 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的再发展
5.3.1 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
5.3.2 建筑装饰艺术的再发展
5.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J]. 文峰. 艺术教育. 2017(Z5)
[2]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与保护性设计探究——以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文峰. 艺术教育. 2017(Z3)
[3]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研究[J]. 梁霄,赵露菡. 山西建筑. 2016(32)
[4]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保护现状及应对措施[J]. 雷帅,冯娜,贺舒扬. 文化学刊. 2016(08)
[5]哈尔滨近代建筑中的装饰纹样调查[J]. 彭宇,孔庆权.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05)
[6]哈尔滨老道外文化探析[J]. 董鸿扬.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7]“中华巴洛克”背景下的道外北三道街保护模式探究[J]. 邱实,杨祥冬,刘艾梅. 山西建筑. 2015(01)
[8]谈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J]. 王若辰,朱毅. 山西建筑. 2013(31)
[9]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场所精神之美感研究[J]. 赵广宇,程志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6)
[10]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院落空间解读[J]. 王巍. 美术大观. 2012(05)
硕士论文
[1]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D]. 梁纯.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哈尔滨建筑立面历史传承与改造研究[D]. 王立耕.齐齐哈尔大学 2014
[3]基于自在生成理论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研究[D]. 程志军.东北林业大学 2014
[4]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使用后评价研究[D]. 张典.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5]哈尔滨“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窗体装饰形态研究[D]. 丁旭.东北林业大学 2013
[6]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研究[D]. 刘禹含.东北林业大学 2013
[7]哈尔滨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装饰细部研究[D]. 姜丽影.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8]本土文化对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影响研究[D]. 邵卓峰.东北林业大学 2009
[9]哈尔滨道外区近代建筑形态的民俗性研究[D]. 袁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7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14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