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观演氛围的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传统观演氛围的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时代背景下,传统观演文化的传承正濒临危机,中国传统剧场的观演氛围作为我国传统观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不被重视。传统剧场是我国观演文化的载体,时代背景下的精神文化展厅,其热闹的观演氛围是我国观演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神庙剧场是我国传统剧场中数量最多,最为重要、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类,是我国传统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神庙剧场因其所处的独特开放的人文环境,而呈现出有别于北方的独特之处。研究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不仅对完善中国传统剧场知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观演氛围视角下的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研究更是对传承我国传统特色观演文化,指导改善现代剧场设计具有实践性意义。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研究现状,从中国传统剧场有别于西方剧场的热闹、随意的观演氛围着手,选取岭南神庙剧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查阅文献,比较分析等多方法综合运用,沿着从宏观到微观的路径,分民系分别从不同尺度上对岭南神庙剧场进行研究,探索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的氛围营造方式,并分别分析岭南三大民系神庙剧场在观演氛围营造上的特色。本文第二章以民系为主要分类依据对岭南神庙剧场进行分类,并于三、四、五章,分别从宏观——剧场选址,中观——剧场形制以及微观——剧场装饰,三个方面来研究岭南神庙剧场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查阅文献的方式对岭南各民系神庙剧场实例的选址、形制以及装饰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归纳出岭南三大民系神庙剧场在选址、形制和装饰方面的特征,并总结岭南神庙剧场总体在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最后章节分别分析论证剧场选址、形制和装饰与营造观演氛围的关系,从而探索岭南神庙剧场的传统观演氛围的营造方式,并分析总结岭南三大民系神庙剧场的氛围营造特色,探讨岭南神庙剧场观演氛围的营造方式对现代设计的启发。
【关键词】:传统观演氛围 岭南神庙剧场 聚落公共空间 剧场形制 剧场装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现象及研究问题的提出12
- 1.2 研究意义12-15
- 1.2.1 理论意义12-14
- 1.2.2 实践意义14-15
- 1.3 研究背景15-16
- 1.4 研究现状16-18
- 1.5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8-23
- 1.5.1 研究对象的界定18-19
- 1.5.2 岭南和岭南建筑19-20
- 1.5.3 神庙剧场20-21
- 1.5.4 观演氛围21
- 1.5.5 传统观演氛围21-23
- 1.6 研究方法23-24
- 1.7 论文框架24-25
- 第二章 岭南神庙剧场的分类25-35
- 2.1 岭南方言和岭南剧场25-27
- 2.1.1 岭南方言和岭南戏剧25-26
- 2.1.2 岭南方言和岭南神庙剧场的分类26-27
- 2.2 岭南民系27-31
- 2.2.1 广府民系28-29
- 2.2.2 福佬民系29-30
- 2.2.3 客家民系30-31
- 2.2.4 小结31
- 2.3 岭南神庙剧场实例分类31-34
- 2.4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岭南神庙剧场的选址和聚落公共空间35-58
- 3.1 聚落公共空间35-39
- 3.1.1 祭祖空间35-36
- 3.1.2 酬神空间36-38
- 3.1.3 商业空间38-39
- 3.2 广府神庙剧场的选址39-45
- 3.2.1 广府村落概况39
- 3.2.2 广府神庙剧场选址39-45
- 3.3 客家神庙剧场的选址45-48
- 3.3.1 客家村落概况45
- 3.3.3 客家神庙剧场选址45-48
- 3.4 福佬神庙剧场的选址48-55
- 3.4.1 福佬村落概况48
- 3.4.2 福佬神庙剧场选址48-55
- 3.5 岭南神庙剧场的选址特征和聚落公共空间55-57
- 3.5.1 岭南神庙剧场的选址特征55-56
- 3.5.2 岭南神庙剧场的选址和聚落公共空间56-57
- 3.6 本章小结57-58
- 第四章 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的形制58-75
- 4.1 概述58-61
- 4.1.1 神庙剧场的基本形制58-60
- 4.1.2 戏台的基本形制60-61
- 4.2 广府神庙剧场的形制61-65
- 4.2.1 总体布局61-62
- 4.2.2 戏台部分62-64
- 4.2.3 观演空间部分64-65
- 4.3 客家神庙剧场的形制65-68
- 4.3.1 总体布局65-66
- 4.3.2 戏台部分66-67
- 4.3.3 观演空间部分67-68
- 4.4 福佬神庙剧场的形制68-72
- 4.4.1 总体布局68-69
- 4.4.2 戏台部分69-71
- 4.4.3 观演空间部分71-72
- 4.5 岭南神庙剧场的形制特征72-74
- 4.6 本章小结74-75
- 第五章 观演主题和岭南神庙剧场的装饰75-93
- 5.1 概述75-77
- 5.1.1 装饰题材75-76
- 5.1.2 神庙建筑色彩76-77
- 5.2 观演主题77-79
- 5.2.1 戏曲题材77-78
- 5.2.2 神庙剧场的观演主题78-79
- 5.3 广府神庙剧场的装饰79-82
- 5.3.1 装饰题材79-81
- 5.3.2 剧场色彩81-82
- 5.4 客家神庙剧场的装饰82-85
- 5.4.1 装饰题材83-84
- 5.4.2 剧场色彩84-85
- 5.5 福佬神庙剧场的装饰85-88
- 5.5.1 装饰题材85-87
- 5.5.2 剧场色彩87-88
- 5.6 岭南神庙剧场的装饰和观演主题88-92
- 5.6.1 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的装饰88-91
- 5.6.2 岭南神庙剧场的装饰和观演主题91-92
- 5.7 本章小结92-93
- 第六章 岭南神庙剧场的观演氛围营造93-104
- 6.1 岭南神庙剧场的氛围营造93-98
- 6.1.1 岭南神庙剧场的选址与传统观演氛围93-94
- 6.1.2 岭南神庙剧场的形制与传统观演氛围94-96
- 6.1.3 岭南神庙剧场的装饰与传统观演氛围96-97
- 6.1.4 岭南神庙剧场的氛围营造97-98
- 6.2 岭南各民系神庙剧场观演氛围营造98-99
- 6.2.1 广府神庙剧场的观演氛围营造98
- 6.2.2 福佬神庙剧场的观演氛围营造98-99
- 6.2.3 客家神庙剧场的观演氛围营造99
- 6.3 岭南神庙剧场观演氛围营造方式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和运用99-103
- 6.3.1 城市公共观演空间100-101
- 6.3.2 商业区中的公共观演空间101
- 6.3.3 居住区中的公共观演空间101-102
- 6.3.4 现代舞台形式的转变102-103
- 6.4 本章小结103-104
- 结论与展望104-107
- 参考文献107-110
- 附录110-142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42-143
- 致谢143-144
- 附件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其明;中国传统“观演建筑”的发展嬗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3 罗德胤 ,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J];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03期
4 陈军;肖大威;欧阳理;;岭南传统观演空间的地域特点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11年03期
5 吴双;明代戏曲题材论新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6 陈军,刘琼琳;中西观演空间的文化比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7 周毅刚;;明清佛山的城市空间形态初探[J];华中建筑;2006年08期
8 姜省;;潮汕传统建筑装饰题材的深层语义[J];华中建筑;2007年12期
9 邱坚珍;观演建筑的文化历程[J];南方建筑;2000年03期
10 吴子瀚;李郇;;传统广府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南方建筑;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志;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家威;神圣与世俗的空间:广西贺州古戏台考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青娟;剧场建筑中的观演行为心理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王罗琼;祭祀行为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的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吴嘉杰;佛山东华里片区民居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陶丽;传统观演空间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探讨[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传统观演氛围的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