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红安吴氏祠建筑装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20:04
  红安吴氏祠是湖北传统民居中的宝贵遗产,建造历史已逾200载有余,其建筑规模宏大、建筑装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长久以来,虽几经修缮,却仍少人问津,对于吴氏祠建筑装饰的研究更是十分缺乏。文章通过对红安吴氏祠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祠堂的历史背景、宗族源流等,聚焦于其最为出色的建筑装饰之上,对装饰部位、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归总。然后进一步挖掘祠堂建筑装饰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深刻地理解数百年来流传于民居建筑上那些“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建筑装饰之物。本文冀以吴氏祠建筑装饰个案之研究,激发人们对传统民居的关注,为后续的传统民居保护及传统民居现代化应用工作尽绵薄之力。除此之外,文内运用电脑软件对吴氏祠堂中的建筑装饰进行描绘,力求百分之百还原度,记录下红安吴氏祠建筑装饰的宝贵资料,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红安吴氏祠建筑装饰研究


红安吴氏祠位置示意图(白色虚线内)(来源于网络)

牌楼门,匾额,作者,砖木结构


图 2-2 位于牌楼门上的匾额“家承赐书”、“延陵世泽”(作者自摄自绘)2.2 吴氏祠空间布局及现状红安吴氏祠是湖北传统的两进两天井院式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占地千平米

平面图,平面图,作者,踏道


图 2-3 吴氏祠平面图:一层(左)和二层(右)(作者自绘)吴氏祠有前后二院,前院较大,长约 18 米,宽约 13 米,占地 200 多平米,使用块石拼接出“Y”型踏道,走道两旁各放置两个花坛,分别为四边形和六边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喻的招工广告——湖北红安吴氏祠“武汉三镇江景图”木雕功能阐释[J]. 方圣德.  装饰. 2016(04)
[2]传统建筑木雕凸显观赏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以红安吴氏祠为例[J]. 蔡增杰,张玉青.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3]鄂东民居建筑型制的审美特征[J]. 周娜.  学习月刊. 2011(14)
[4]家庭背景中的农民迁移行为——以湖北吴氏祠村为例[J]. 徐艳.  人口与经济. 2003(05)
[5]湖北黄陂大余湾民居研究[J]. 谭刚毅.  华中建筑. 1999(04)
[6]鄂东民俗古建筑——吴氏祠[J]. 柯东海,徐生福.  长江建设. 1997(06)

硕士论文
[1]传统建筑木作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文凡.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大别山系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D]. 范雪青.郑州大学 2014
[3]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刘霏霏.湖南大学 2010
[4]湖北黄冈地区传统民居型制及其衍化[D]. 刘勇.华中科技大学 2010
[5]传统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D]. 经鑫.华中科技大学 2010
[6]明清“江西填湖广”移民影响下的两湖民居比较研究[D]. 孙一帆.华中科技大学 2008
[7]鄂东南地区乡土建筑研究[D]. 厍金杰.武汉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10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10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