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一礼 ——中国明代陶瓷盘类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14:00
本文以明代陶瓷盘类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维度为明代,空间维度为景德镇地区,运用文献研究法、定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明代陶瓷盘类的造型与审美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器物文化,参观各大博物馆及参阅各类书籍力图较全面的揭示明代陶瓷盘类内在与外在的审美特征。第一,结合当时具体的商业、文化背景推导出其陶瓷产业的发展脉络。第二,进一步论述了明代盘类陶瓷造型内在的形态美,体现在自然与几何元素的造型、丰富饱满的腹部线型以及其口径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思考明代器物之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通过列举其外在表现,对装饰内容、手法及不同釉色的器具性质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三,结合事例进行梳理,具体表现在其他因素对于明代陶瓷盘类在形态、装饰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钧窑天蓝釉碟Figure3-2Junwareblue
景德镇自身的自然条件是一个重要因素。其地处丘陵地带,四面环山,盛产的松柴是烧制精美瓷器的关键。7高岭土的发现,对于陶瓷的规格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南宋之前的瓷器中,原料只有瓷石一种,而这种“一元配方”的缺点就是难以烧制大型器物,且极易变形,瓷石原始配方加入了高岭土后,这种“二元配方”就大大解决了先前的难点。8常年战乱、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北人南下、北匠南调为南方手工业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与劳动力,促进了景德镇的制瓷业。由于其历史条件与地理位置,依靠市场经济的推动,技术不断的革新与成熟景德镇逐渐在明中期确立了主要地位,并且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瓷业产区。《南窑笔记》中有记载:“月白釉、蓝色釉、淡米色釉、米色釉、淡龙泉釉、紫金釉六种,宣成以下俱有。”9说明除了在能产出自身特有的瓷器外,如釉上彩“成化斗彩”一类的薄胎瓷器(如图 2-1),也能仿制其他窑口例如钧台窑(如图 2-2)、龙泉窑等特有的瓷器(如图 2-3),在烧造技术、图案、工艺方面也远远领先。各个窑口瓷器的质量已到达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而产出量更是前所未有。许多以制瓷为副业的手工艺者逐渐转化成专业性质的作坊,从唐宋时期经元至明彻底的从半工半农转化为制瓷轻工业。
斗彩盘Figure3-1Doucaiglaz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的必然:明代陶瓷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J]. 刘江辉,丁传国,欧阳小胜. 陶瓷学报. 2016(06)
[2]明清时期瓷质饮食器具设计述要[J]. 韩荣,邹雁南,唐心怡. 中国陶瓷. 2016(09)
[3]明宣宗与宣德官窑[J]. 刘新园. 南方文物. 2011(01)
[4]浅析中国古代食具碗造型的发展规律[J]. 冯振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发掘简报[J]. 刘新园,李一平,江小民,权奎山,张文江,江建新,孟原召. 文物. 2007(05)
[6]明代瓷器研究(三)[J]. 李知宴. 中国历史文物. 2003(02)
[7]明代瓷质礼器概说[J]. 董健丽. 中国陶瓷. 2002(01)
[8]明代瓷器成就及其社会原因[J]. 孙文伟,孙天健. 景德镇陶瓷. 1996(03)
博士论文
[1]明清以来景德镇的瓷业与社会控制[D]. 刘朝晖.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元代陶瓷饮食器具造型设计研究[D]. 熊秋菊.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
[2]明代御窑厂瓷器颜色审美文化研究[D]. 丁胜年.江南大学 2012
[3]明代空白期景德镇制瓷研究[D]. 张静.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4]食之以皿[D]. 朱雷鸣.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宋代饮食器的造型设计研究[D]. 李智瑛.南京艺术学院 2004
[6]由“制器尚象”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器物造型的影响[D]. 陈布瑾.湖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78231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钧窑天蓝釉碟Figure3-2Junwareblue
景德镇自身的自然条件是一个重要因素。其地处丘陵地带,四面环山,盛产的松柴是烧制精美瓷器的关键。7高岭土的发现,对于陶瓷的规格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南宋之前的瓷器中,原料只有瓷石一种,而这种“一元配方”的缺点就是难以烧制大型器物,且极易变形,瓷石原始配方加入了高岭土后,这种“二元配方”就大大解决了先前的难点。8常年战乱、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北人南下、北匠南调为南方手工业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与劳动力,促进了景德镇的制瓷业。由于其历史条件与地理位置,依靠市场经济的推动,技术不断的革新与成熟景德镇逐渐在明中期确立了主要地位,并且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瓷业产区。《南窑笔记》中有记载:“月白釉、蓝色釉、淡米色釉、米色釉、淡龙泉釉、紫金釉六种,宣成以下俱有。”9说明除了在能产出自身特有的瓷器外,如釉上彩“成化斗彩”一类的薄胎瓷器(如图 2-1),也能仿制其他窑口例如钧台窑(如图 2-2)、龙泉窑等特有的瓷器(如图 2-3),在烧造技术、图案、工艺方面也远远领先。各个窑口瓷器的质量已到达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而产出量更是前所未有。许多以制瓷为副业的手工艺者逐渐转化成专业性质的作坊,从唐宋时期经元至明彻底的从半工半农转化为制瓷轻工业。
斗彩盘Figure3-1Doucaiglaz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的必然:明代陶瓷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J]. 刘江辉,丁传国,欧阳小胜. 陶瓷学报. 2016(06)
[2]明清时期瓷质饮食器具设计述要[J]. 韩荣,邹雁南,唐心怡. 中国陶瓷. 2016(09)
[3]明宣宗与宣德官窑[J]. 刘新园. 南方文物. 2011(01)
[4]浅析中国古代食具碗造型的发展规律[J]. 冯振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发掘简报[J]. 刘新园,李一平,江小民,权奎山,张文江,江建新,孟原召. 文物. 2007(05)
[6]明代瓷器研究(三)[J]. 李知宴. 中国历史文物. 2003(02)
[7]明代瓷质礼器概说[J]. 董健丽. 中国陶瓷. 2002(01)
[8]明代瓷器成就及其社会原因[J]. 孙文伟,孙天健. 景德镇陶瓷. 1996(03)
博士论文
[1]明清以来景德镇的瓷业与社会控制[D]. 刘朝晖.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元代陶瓷饮食器具造型设计研究[D]. 熊秋菊.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
[2]明代御窑厂瓷器颜色审美文化研究[D]. 丁胜年.江南大学 2012
[3]明代空白期景德镇制瓷研究[D]. 张静.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4]食之以皿[D]. 朱雷鸣.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宋代饮食器的造型设计研究[D]. 李智瑛.南京艺术学院 2004
[6]由“制器尚象”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器物造型的影响[D]. 陈布瑾.湖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78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7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