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近代教堂建筑再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21:06
建筑遗产对于构成今天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意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近些年来的城市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在严重破坏城市原有空间结构的同时,也使大量建筑遗产惨遭“建设性”破坏。这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再利用方式,对建筑遗产进行修缮和合理改造,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融入现代社会变得尤为重要。哈尔滨的近代教堂是伴随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哈尔滨的城市兴建而出现的。历经百年发展,这些教堂成为了哈尔滨这座城市跌宕历史和现代化发展的见证者,亦是哈尔滨独特的文化象征和城市景观。遗憾的是,哈尔滨的教堂同很多其他类型的建筑遗产一样,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多数教堂虽然经过保护修缮,但现在的个体之间的保存状况和使用情况差异甚大。因此,对哈尔滨留存下来的近代教堂建筑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并实现有效的使用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本文研究旨在对建筑遗产,特别是教堂建筑的再利用的相关理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查阅,深入研究哈尔滨近代教堂建筑的建造、发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同时对实地调研成果进行分类和分析,再结合教堂建筑再利用的相关理念,提出哈尔滨近代教堂建筑的再...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哈尔滨现存近代教堂建筑分布
图 2-1 北京智珠寺大悲殿再利用前后状况对比(现为多功能展厅)片来源: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306/t20130617_197908.ht,只有采取以建筑遗产保护为限定前提,以有效使用为最终目的,现的再利用,才能使建筑遗产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价值并创造新的价值。遗产再利用的相关方法已经提到,本文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研究是以建筑遗产保护为前提现更好使用的研究,“再利用”强调的是“保护”与“使用”的结开来的。因此,本文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方法研究是根据建筑遗产保护级别,分级分类的实现其在保护措施和使用方式两个方面的方保护措施措施是在建筑遗产褪变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工程来对建筑遗产进行减缓建筑遗产的褪变,使其恢复安全的状态及某一时期的历史形态提供安全稳定的物质载体。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对建筑既有保存现评估,根据既有历史信息的留存和价值,对存在的问题采用针对性
堂原有的平面布局,教堂的主堂空间没有改动。室内墙面全部粉刷成淡黄色,其余装饰尽量用原有材料复原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包括祭坛、门窗、唱诗台。建筑外立面墙面及细部装饰的破损处进行修补,墙面和门窗全部按照历史原貌重新粉刷和油饰(如图2-2)。图 2-2 澳门圣玫瑰教堂修缮后的主堂和外立面(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a5556820100a22t.html)综上所述,教堂建筑的再利用首先要对教堂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教堂整体结构或局部构造进行加固和修复,对其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要素进行修复和复原,为教堂建筑的后续使用提供安全场所环境的同时,使教堂建筑珍贵的历史信息得到妥善保存,并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教堂建筑的价值得到认知和传扬。2.2.2 基于教堂建筑使用的再利用理念“修而不用”的保存是对建筑资源的浪费,早已不符合新时期对建筑遗产的要求。只有为教堂建筑找到符合自身条件和要求的社会职能,更好融入社会发展,才是教堂建筑存在的最好状态。换句话说,教堂建筑的使用是其再利用的关键环节,只有实现教堂建筑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尔滨近代教堂建筑再利用研究[J]. 董楠楠.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11)
[2]哈尔滨圣伊维尔教堂历史钩沉[J]. 王志军,史书. 西伯利亚研究. 2018(04)
[3]论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的历史与现代意义[J]. 王志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12)
[4]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环境视觉分析[J]. 王靓. 大众文艺. 2016(22)
[5]论宗教艺术对于哈尔滨市教堂设计的影响[J]. 李杭,马彧. 艺术科技. 2015(06)
[6]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建筑的修复性策略分析[J]. 谷岩,刘源. 艺术科技. 2015(04)
[7]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结构艺术探析[J]. 于冬波,董舫. 兰台世界. 2014(19)
[8]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探究[J]. 赵健. 学理论. 2013(24)
[9]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室内界面结构及部件设计研究[J]. 姜佳彤,谷岩. 艺术科技. 2013(04)
[10]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J]. 王文婷,孙宁,曹新茹. 门窗. 2013(04)
博士论文
[1]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 汝军红.天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遵化市马兰峪镇清王爷府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孟庆玮.北京建筑大学 2017
[2]中东铁路沿线东正教堂建筑研究[D]. 赵庆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3]哈尔滨犹太老会堂装饰艺术及改造研究[D]. 陆娇娇.东北林业大学 2015
[4]北京现代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与利用[D]. 张保安.天津大学 2015
[5]北京历史街区院落型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D]. 王斐.北京建筑大学 2014
[6]北京大栅栏西街历史建筑再利用途径研究[D]. 孟令雪.北京建筑大学 2014
[7]哈尔滨宗教建筑对城市建筑文化的影响[D]. 徐柏姝.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8]哈尔滨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的修复研究[D]. 王欣.东北林业大学 2014
[9]哈尔滨历史街区“场域”保护与更新研究[D]. 孙维思.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0]圣·索菲亚教堂与极乐寺建筑装饰构件的特征比较研究[D]. 吴阳.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2801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哈尔滨现存近代教堂建筑分布
图 2-1 北京智珠寺大悲殿再利用前后状况对比(现为多功能展厅)片来源: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306/t20130617_197908.ht,只有采取以建筑遗产保护为限定前提,以有效使用为最终目的,现的再利用,才能使建筑遗产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价值并创造新的价值。遗产再利用的相关方法已经提到,本文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研究是以建筑遗产保护为前提现更好使用的研究,“再利用”强调的是“保护”与“使用”的结开来的。因此,本文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方法研究是根据建筑遗产保护级别,分级分类的实现其在保护措施和使用方式两个方面的方保护措施措施是在建筑遗产褪变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工程来对建筑遗产进行减缓建筑遗产的褪变,使其恢复安全的状态及某一时期的历史形态提供安全稳定的物质载体。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对建筑既有保存现评估,根据既有历史信息的留存和价值,对存在的问题采用针对性
堂原有的平面布局,教堂的主堂空间没有改动。室内墙面全部粉刷成淡黄色,其余装饰尽量用原有材料复原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包括祭坛、门窗、唱诗台。建筑外立面墙面及细部装饰的破损处进行修补,墙面和门窗全部按照历史原貌重新粉刷和油饰(如图2-2)。图 2-2 澳门圣玫瑰教堂修缮后的主堂和外立面(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a5556820100a22t.html)综上所述,教堂建筑的再利用首先要对教堂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教堂整体结构或局部构造进行加固和修复,对其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要素进行修复和复原,为教堂建筑的后续使用提供安全场所环境的同时,使教堂建筑珍贵的历史信息得到妥善保存,并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教堂建筑的价值得到认知和传扬。2.2.2 基于教堂建筑使用的再利用理念“修而不用”的保存是对建筑资源的浪费,早已不符合新时期对建筑遗产的要求。只有为教堂建筑找到符合自身条件和要求的社会职能,更好融入社会发展,才是教堂建筑存在的最好状态。换句话说,教堂建筑的使用是其再利用的关键环节,只有实现教堂建筑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尔滨近代教堂建筑再利用研究[J]. 董楠楠.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11)
[2]哈尔滨圣伊维尔教堂历史钩沉[J]. 王志军,史书. 西伯利亚研究. 2018(04)
[3]论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的历史与现代意义[J]. 王志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12)
[4]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环境视觉分析[J]. 王靓. 大众文艺. 2016(22)
[5]论宗教艺术对于哈尔滨市教堂设计的影响[J]. 李杭,马彧. 艺术科技. 2015(06)
[6]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建筑的修复性策略分析[J]. 谷岩,刘源. 艺术科技. 2015(04)
[7]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结构艺术探析[J]. 于冬波,董舫. 兰台世界. 2014(19)
[8]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探究[J]. 赵健. 学理论. 2013(24)
[9]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室内界面结构及部件设计研究[J]. 姜佳彤,谷岩. 艺术科技. 2013(04)
[10]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J]. 王文婷,孙宁,曹新茹. 门窗. 2013(04)
博士论文
[1]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 汝军红.天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遵化市马兰峪镇清王爷府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孟庆玮.北京建筑大学 2017
[2]中东铁路沿线东正教堂建筑研究[D]. 赵庆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3]哈尔滨犹太老会堂装饰艺术及改造研究[D]. 陆娇娇.东北林业大学 2015
[4]北京现代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与利用[D]. 张保安.天津大学 2015
[5]北京历史街区院落型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D]. 王斐.北京建筑大学 2014
[6]北京大栅栏西街历史建筑再利用途径研究[D]. 孟令雪.北京建筑大学 2014
[7]哈尔滨宗教建筑对城市建筑文化的影响[D]. 徐柏姝.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8]哈尔滨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的修复研究[D]. 王欣.东北林业大学 2014
[9]哈尔滨历史街区“场域”保护与更新研究[D]. 孙维思.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0]圣·索菲亚教堂与极乐寺建筑装饰构件的特征比较研究[D]. 吴阳.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2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8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