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以喀什高台民居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4 20:09
地域性是建筑的特殊属性。在民族文化、乡情民俗、建筑语言的规范和约束下,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建筑文化传承,乡土建筑从某种方面来讲就是建筑地域文化的一种表达。喀什地区的高台民居是实践选择的结果,具有浓烈的地域性。从空间形态、建筑造型、建构与材料三个方面对其所蕴含的地域性进行剖析,反思建筑地域性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文章来源】:价值工程. 2020,39(0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高台民居的空间形态
随着地势的变化,街巷形成台阶或坡道状,形成整个建筑群的脉络网。过街楼犬牙交错,跳跃的院落空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营造出具有识别性和归属感的场所意向[4]。建筑群内部的道路交通主要有三级。第一级主要街道,连接主要的出入口,较为宽阔。以街道作为主要的交通轴,向建筑群内部延伸的巷道为第二级,作为次要交通,主要以丁字式和尽端式为主,尺度宜人。连接巷道到达每户民居的更为短窄的交通空间则为第三级。整个建筑群的交通系统层次分明,便于识别。密集的土墙,曲折的巷道,丰富的空间体验,增强了民居的敦厚、质朴的品质和地域特征。(见图2)
喀什地区是西域古城,东西部的交往要塞。高台民居立面建造上,体现了很强的封闭性和防御性。高高的外墙上开窗不多,与街巷的狭窄形成对比。街巷高低错落,曲折蜿蜒。这样的处理能够避免穿堂风的出现,对防风固沙有很好的作用。高高的外墙上开窗具有一致的默契,建筑的西南面几乎不开窗,东北方面很小的高侧窗。这是由当地常年的主导风向所决定的,防止风沙带来的危害,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热传递和热辐射。而面对内院的建筑立面则与之相反,会开大窗,利于空气流通。房屋顶棚开天窗,这种做法是“阿以旺”部分的核心特征,解决相对封闭室内的采光问题。根据当地的建造经验,高侧窗和天窗都采用双层设计,内层为玻璃,外层为木板。可以根据家庭的需要人为的开启和关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 卢健松. 建筑学报. 2008(07)
硕士论文
[1]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装饰艺术研究[D]. 申艳冬.新疆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4812
【文章来源】:价值工程. 2020,39(0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高台民居的空间形态
随着地势的变化,街巷形成台阶或坡道状,形成整个建筑群的脉络网。过街楼犬牙交错,跳跃的院落空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营造出具有识别性和归属感的场所意向[4]。建筑群内部的道路交通主要有三级。第一级主要街道,连接主要的出入口,较为宽阔。以街道作为主要的交通轴,向建筑群内部延伸的巷道为第二级,作为次要交通,主要以丁字式和尽端式为主,尺度宜人。连接巷道到达每户民居的更为短窄的交通空间则为第三级。整个建筑群的交通系统层次分明,便于识别。密集的土墙,曲折的巷道,丰富的空间体验,增强了民居的敦厚、质朴的品质和地域特征。(见图2)
喀什地区是西域古城,东西部的交往要塞。高台民居立面建造上,体现了很强的封闭性和防御性。高高的外墙上开窗不多,与街巷的狭窄形成对比。街巷高低错落,曲折蜿蜒。这样的处理能够避免穿堂风的出现,对防风固沙有很好的作用。高高的外墙上开窗具有一致的默契,建筑的西南面几乎不开窗,东北方面很小的高侧窗。这是由当地常年的主导风向所决定的,防止风沙带来的危害,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热传递和热辐射。而面对内院的建筑立面则与之相反,会开大窗,利于空气流通。房屋顶棚开天窗,这种做法是“阿以旺”部分的核心特征,解决相对封闭室内的采光问题。根据当地的建造经验,高侧窗和天窗都采用双层设计,内层为玻璃,外层为木板。可以根据家庭的需要人为的开启和关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 卢健松. 建筑学报. 2008(07)
硕士论文
[1]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装饰艺术研究[D]. 申艳冬.新疆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4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8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