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红砖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3 12:01
闽南红砖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砖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需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继承与发展。以闽南红砖古厝为基础,探索闽南红砖文化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融合点,重点从红砖文化的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和装饰元素等方面在现代室内空间创新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创造性地应用数学模数、数理切割等理论于设计实践,充分发掘可能性,对红砖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延续具有实践意义。
【文章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2020,40(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油砶砖黄金比例、白银比例、青铜比例分割
由于闽南红砖制作原料、材质特点和施工工艺的局限性,在室内空间中大量使用原始红砖并不经济,在大规模室内装饰中通常使用饰面仿古砖来表达传统红砖的装饰效果。饰面仿古砖外观与传统红砖无异,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易、轻薄耐用的特点,传承了传统红砖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此外,古厝红料中的朱瓦,也可以用于室内空间设计。瓦最初是屋顶的建筑材料,起到遮风挡雨、抵御寒暑的作用。运用到室内空间中,瓦的功能由防御转变为装饰,是室内墙面和地面的装饰构件(见图1)。一方面,可以采用传统“铺挂瓦”方法,将红瓦形式重塑垂直平铺于室内墙面,形成挂瓦墙,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起到装饰墙面营造氛围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俯瓦堆叠放置,俯瓦的边缘放置于下一层俯瓦的最高点,形成“叠瓦墙”,与前者不同,红瓦以侧面示人,既围合又通透,增加了室内空间动静结合的愉悦,体现了地域材质特色。2. 数理切割与艺术拼贴。
在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切割铺贴的视觉美感在空间界面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闽南红砖的尺寸规格为切割范围,将数学模数作为切割和排版的参考依据,把切割后的红砖模块重新设计排列组合构成空间界面中的点、线、面要素,产生疏密、繁简、错落的界面效果,形成空间局部或整体的韵律感。可以尝试采用等形切割和数理切割对闽南红砖进行再设计。等形切割是将红砖切割后各部分形态相同,例如将油面砖(200mmX100mmX20mm)[10]等分切割,得到的模块再与油面砖进行风车形铺贴见图2,可以构成线状做局部装饰,如地面的波打线、墙面线框,也可以作为整体立面铺贴。数理切割时遵循数列或者模数比例进行裁切,运用数学推理方法探寻形态分割的秩序与规律美。图3运用平面设计中常用的黄金比例0.618、白银比例、青铜比例对闽南油砶砖(300mmX300mmX30mm)[10]进行分割,强调切割后砖块的数理关系,为设计师创新铺贴提供模数依据。应用模数切割亦可以空间完整界面为单位,根据需要对不同区域加以红砖装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南红砖及红砖厝起源考证[J]. 赖世贤,陈永明. 新建筑. 2017(05)
[2]闽南红砖建筑砖雕艺术探究——以馆藏《八仙过海》组雕为例[J]. 林珊娜.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3]试析闽南红砖民居的独特装饰[J]. 谢惠雅. 福建文博. 2013(01)
[4]探析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红砖文化”[J]. 陈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9(05)
[5]基于陆路文明与海洋文化双重影响下的闽南“红砖厝”——红砖之源考[J]. 王治君. 建筑师. 2008(01)
[6]闽南红砖传统砌筑工艺及其启示[J]. 赖世贤,郑志. 华中建筑. 2007(02)
硕士论文
[1]福建传统民居色彩研究[D]. 吴素婷.福建农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57826
【文章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2020,40(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油砶砖黄金比例、白银比例、青铜比例分割
由于闽南红砖制作原料、材质特点和施工工艺的局限性,在室内空间中大量使用原始红砖并不经济,在大规模室内装饰中通常使用饰面仿古砖来表达传统红砖的装饰效果。饰面仿古砖外观与传统红砖无异,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易、轻薄耐用的特点,传承了传统红砖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此外,古厝红料中的朱瓦,也可以用于室内空间设计。瓦最初是屋顶的建筑材料,起到遮风挡雨、抵御寒暑的作用。运用到室内空间中,瓦的功能由防御转变为装饰,是室内墙面和地面的装饰构件(见图1)。一方面,可以采用传统“铺挂瓦”方法,将红瓦形式重塑垂直平铺于室内墙面,形成挂瓦墙,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起到装饰墙面营造氛围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俯瓦堆叠放置,俯瓦的边缘放置于下一层俯瓦的最高点,形成“叠瓦墙”,与前者不同,红瓦以侧面示人,既围合又通透,增加了室内空间动静结合的愉悦,体现了地域材质特色。2. 数理切割与艺术拼贴。
在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切割铺贴的视觉美感在空间界面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闽南红砖的尺寸规格为切割范围,将数学模数作为切割和排版的参考依据,把切割后的红砖模块重新设计排列组合构成空间界面中的点、线、面要素,产生疏密、繁简、错落的界面效果,形成空间局部或整体的韵律感。可以尝试采用等形切割和数理切割对闽南红砖进行再设计。等形切割是将红砖切割后各部分形态相同,例如将油面砖(200mmX100mmX20mm)[10]等分切割,得到的模块再与油面砖进行风车形铺贴见图2,可以构成线状做局部装饰,如地面的波打线、墙面线框,也可以作为整体立面铺贴。数理切割时遵循数列或者模数比例进行裁切,运用数学推理方法探寻形态分割的秩序与规律美。图3运用平面设计中常用的黄金比例0.618、白银比例、青铜比例对闽南油砶砖(300mmX300mmX30mm)[10]进行分割,强调切割后砖块的数理关系,为设计师创新铺贴提供模数依据。应用模数切割亦可以空间完整界面为单位,根据需要对不同区域加以红砖装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南红砖及红砖厝起源考证[J]. 赖世贤,陈永明. 新建筑. 2017(05)
[2]闽南红砖建筑砖雕艺术探究——以馆藏《八仙过海》组雕为例[J]. 林珊娜.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3]试析闽南红砖民居的独特装饰[J]. 谢惠雅. 福建文博. 2013(01)
[4]探析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红砖文化”[J]. 陈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9(05)
[5]基于陆路文明与海洋文化双重影响下的闽南“红砖厝”——红砖之源考[J]. 王治君. 建筑师. 2008(01)
[6]闽南红砖传统砌筑工艺及其启示[J]. 赖世贤,郑志. 华中建筑. 2007(02)
硕士论文
[1]福建传统民居色彩研究[D]. 吴素婷.福建农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57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35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