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原田淑人服饰考古学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4:32
  服饰考古学是伴随着考古学科的发展与细化,日渐被提出来的专题考古学。原田淑人是日本近代考古学开创者之一,也是最初使用考古学材料、考古学方法对服饰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的学者,他将中国汉代至唐代服饰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依据朝代的演变对服饰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逐渐形成服饰考古学体系。原田淑人的服饰研究实现了时间的跨越,从汉代到唐代,空间的结合,中原地区与西部地区、中国与东亚、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将从考古学史的角度对原田淑人服饰考古学体系进行研究,从他的生平经历、考古实践及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对其服饰考古学研究的影响入手,梳理其服饰考古学研究的历程。中国汉至唐代服饰考古学研究是原田淑人服饰考古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概述其内容基础之上阐明服饰考古资料的来源、运用并进行简要讨论,从而进一步探讨服饰考古学体系的发展转变,探求服饰史与服饰考古学二者之间的联系区别,并阐释对服饰研究的贡献,对中国及日本学术研究的影响。本文的完成,望能让中国学者对原田淑人及其对中国服饰考古学的影响加以了解,试图填补此段服饰考古学史的空白。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原田淑人服饰考古学体系研究


原田淑人个人照

考古学,陈列室,中山大学


料。“外探索两汉技艺乐浪古墓,至渤海古城感盛唐余风”6。其考古学调查区域包括:1图片摘自:(日)原田淑人,驹井和爱等人『中国考古学の旅』,图版北京。2(日)原田淑人讲,姚鉴译《从考古学上看中日文化之间交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3(日)原田淑人,安志敏译《长安所感(5月14日在西北大学的讲演)》,《考古通讯》1957年第17期,85-90页。4(日)原田淑人,驹井和爱等人『中国考古学の旅』,7页。5(日)江上波夫『東洋學の系譜第2集』,135页。6(日)山口修『祭原田先生文』,7-8页。图1-2原田淑人访问中山大学考古学陈列室图1-3北京大学学生欢迎原田淑人演讲会

北京大学,考古学,学生,服饰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田淑人服饰考古学体系研究14原田淑人此次访问中国,在北京大学发表以“从考古学上看中日文化之间交流”为主题的演讲(图1-3)1,时隔27年,再次以同样的主题进行演讲,内容截然不同。原田淑人称赞中国考古学取得极大的发展,并结合中国和日本现存的遗迹遗物,阐释了从汉代始日本与中国不断交流,在服饰、陶器等正仓院藏品及都市布局方面均有反映,后此篇演讲被整理发表2。原田在西安以“长安所感”为题在西北大学发表演讲,后整理发表3。原田淑人不再仅根据其在朝鲜发掘调查成果探讨中日文化交流,而是将日本考古成果结合中国最新考古发掘成果论述中日文化交流过程的具体演变,从单纯的成果展示演变成提出问题以寻求中国考古学界的解答和支持,并指出“单凭日本考古学的调查,要解决日本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关系是不易搞明白的,其端绪有待中国考古的成果来解决”4。原田淑人在与中国学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考古学成果及现状,搜集中国考古出土服饰资料,作为其服饰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原田在这次旅行中增长了见闻,被中国考古学界的进展所刺激,参照《考古》、《文物》、《考古学报》等相关的报告,并立志补充以往的服饰研究。”5第三节原田淑人在朝鲜和中国的考古活动原田淑人多次参与并主持考古调查活动,为其服饰研究直接提供考古学材料。“外探索两汉技艺乐浪古墓,至渤海古城感盛唐余风”6。其考古学调查区域包括:1图片摘自:(日)原田淑人,驹井和爱等人『中国考古学の旅』,图版北京。2(日)原田淑人讲,姚鉴译《从考古学上看中日文化之间交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3(日)原田淑人,安志敏译《长安所感(5月14日在西北大学的讲演)》,?


本文编号:3359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359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