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能仁寺石窟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10:22
能仁寺石窟地处四川眉山仁寿县中农乡能仁村,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小龛窟25龛,碑刻题记10则,自西向东呈一字形分布,造像规模大,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保存状况较好。本文通过实地考古调查,编撰完成石窟内容总录,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石窟的编年和题材内容进行了细致研究,探明了能仁寺石窟的年代和分期问题,并在与周边石窟的比较研究中,阐明了能仁寺石窟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能仁寺石窟现存龛像开凿时代早至唐末,盛于五代,延续至两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历史文献等,使用考古学的方法,对龛窟规模、造像组合形式等方面进行类型分析,发现能仁寺石窟以中、小型龛为主,形制以外方内圆拱双层龛为主流。结合纪年题记进行分期断代,可分为三期,即晚唐、五代北宋及南宋以后。造像题材有释迦降魔、狮子衔莲、僧人经幢、十八罗汉及华严三圣等,均为佛教题材。对于部分题材的图像来源、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国内外相似图像对比研究,其中较为重要的释迦降魔龛,造像数量多,雕刻精美,是国内同类图像最大的一铺,极具故事性;十八罗汉为宋初较为少见的造像题材;经幢造像与僧人同龛的做法也较为特别。同时,...
【文章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73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能仁寺石窟概况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保存现状
第二章 能仁寺石窟内容总录
一、窟龛内容
二、单体造像
三、碑刻题记
第三章 能仁寺石窟类型与编年研究
一、龛窟规模及形制
二、类型分析
三、年代及分期
第四章 能仁寺石窟题材研究
一、释迦降魔龛像
二、狮子衔莲图像
三、经幢
第五章 能仁寺石窟的地位及价值
一、能仁寺石窟与周边石窟的关系
二、能仁寺石窟的价值
第六章 数字技术在能仁寺石窟研究与保护中的初步应用
一、多视角三维成像技术
二、无人机低空航测
三、数字化全景影像技术
四、三维数字化成果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能仁寺龛窟造像统计表
附表二:能仁寺碑刻题记统计表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J]. 尹璐璐. 山西建筑. 2018(34)
[2]以小型低成本无人机进行大型考古遗址航测的新探索——以赤峰辽中京遗址为例 [J]. 李松阳,王藏博,徐怡涛.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11)
[3]小型无人机在田野考古调查中的应用——以金堂云顶城遗址调查为例 [J]. 蒋晓春,张书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4]川渝地区晚唐五代小型经幢及其反映的民间信仰 [J]. 董华锋,何先红,朱寒冰. 考古. 2018(06)
[5]山东临沂四面柱体造像碑之考察 [J]. 肖贵田,于秋伟. 东南文化. 2018(02)
[6]Agisoft Photoscan、Adobe Illustrator和Adobe Photoshop软件在考古器物绘图中的综合应用 [J]. 付仲杨. 南方文物. 2018(01)
[7]试论安岳大足地区与杭州地区罗汉造像的异同 [J]. 陈晶鑫. 石窟寺研究. 2018(00)
[8]可移动文物多视角三维重建的拍摄方法探索 [J]. 张蕾. 华夏考古. 2018(01)
[9]Inpho、PhotoScan及Pix4D无人机正射影像处理软件对比 [J]. 刘坦.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11)
[10]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在打制石器制图及分析中的应用 [J]. 战世佳,董哲,林雪川. 东南文化. 2017(05)
博士论文
[1]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 郑涛.西南大学 2013
[2]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 徐振杰.山东大学 2006
[3]巴中石窟研究[D]. 雷玉华.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四川广安冲相寺历史与石窟造像研究[D]. 王守梅.西华师范大学 2017
[2]石窟考察记[D]. 王卉.西安美术学院 2017
[3]石窟寺文物数字化工程数据管理方法研究[D]. 位再成.北京建筑大学 2016
[4]巴蜀早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 邓新航.重庆师范大学 2015
[5]阎文儒与中国石窟寺考古[D]. 张航.兰州大学 2015
[6]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D]. 王倩.青岛大学 2012
[7]犍陀罗雕塑艺术对中国石窟造像的影响[D]. 苏力博.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探究[D]. 张豫.武汉理工大学 2008
[9]四川地区唐代石窟西方净土变研究[D]. 高燕.四川大学 2007
[10]四川重庆唐代石刻佛像造型考察[D]. 陈红帅.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83538
【文章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73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能仁寺石窟概况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保存现状
第二章 能仁寺石窟内容总录
一、窟龛内容
二、单体造像
三、碑刻题记
第三章 能仁寺石窟类型与编年研究
一、龛窟规模及形制
二、类型分析
三、年代及分期
第四章 能仁寺石窟题材研究
一、释迦降魔龛像
二、狮子衔莲图像
三、经幢
第五章 能仁寺石窟的地位及价值
一、能仁寺石窟与周边石窟的关系
二、能仁寺石窟的价值
第六章 数字技术在能仁寺石窟研究与保护中的初步应用
一、多视角三维成像技术
二、无人机低空航测
三、数字化全景影像技术
四、三维数字化成果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能仁寺龛窟造像统计表
附表二:能仁寺碑刻题记统计表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J]. 尹璐璐. 山西建筑. 2018(34)
[2]以小型低成本无人机进行大型考古遗址航测的新探索——以赤峰辽中京遗址为例 [J]. 李松阳,王藏博,徐怡涛.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11)
[3]小型无人机在田野考古调查中的应用——以金堂云顶城遗址调查为例 [J]. 蒋晓春,张书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4]川渝地区晚唐五代小型经幢及其反映的民间信仰 [J]. 董华锋,何先红,朱寒冰. 考古. 2018(06)
[5]山东临沂四面柱体造像碑之考察 [J]. 肖贵田,于秋伟. 东南文化. 2018(02)
[6]Agisoft Photoscan、Adobe Illustrator和Adobe Photoshop软件在考古器物绘图中的综合应用 [J]. 付仲杨. 南方文物. 2018(01)
[7]试论安岳大足地区与杭州地区罗汉造像的异同 [J]. 陈晶鑫. 石窟寺研究. 2018(00)
[8]可移动文物多视角三维重建的拍摄方法探索 [J]. 张蕾. 华夏考古. 2018(01)
[9]Inpho、PhotoScan及Pix4D无人机正射影像处理软件对比 [J]. 刘坦.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11)
[10]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在打制石器制图及分析中的应用 [J]. 战世佳,董哲,林雪川. 东南文化. 2017(05)
博士论文
[1]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 郑涛.西南大学 2013
[2]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 徐振杰.山东大学 2006
[3]巴中石窟研究[D]. 雷玉华.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四川广安冲相寺历史与石窟造像研究[D]. 王守梅.西华师范大学 2017
[2]石窟考察记[D]. 王卉.西安美术学院 2017
[3]石窟寺文物数字化工程数据管理方法研究[D]. 位再成.北京建筑大学 2016
[4]巴蜀早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 邓新航.重庆师范大学 2015
[5]阎文儒与中国石窟寺考古[D]. 张航.兰州大学 2015
[6]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D]. 王倩.青岛大学 2012
[7]犍陀罗雕塑艺术对中国石窟造像的影响[D]. 苏力博.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探究[D]. 张豫.武汉理工大学 2008
[9]四川地区唐代石窟西方净土变研究[D]. 高燕.四川大学 2007
[10]四川重庆唐代石刻佛像造型考察[D]. 陈红帅.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83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48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