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仙戏台建筑的装饰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00:01
本文关键词:福建莆仙戏台建筑的装饰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莆仙戏剧,原名“兴化戏”,是宋元南戏的古老剧种,活跃在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以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兴化戏在明代中叶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发展。戏台既是莆仙戏演出场地,也是莆仙民众社会生活的公共场所。戏台上的各种戏文雕刻与戏剧内容呼应,对民众的伦理和审美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戏台作为村镇聚落的公共空间,形成了特定的乡土建筑文化,在民间信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装饰艺术独树一帜,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与民俗艺术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本文以莆仙戏台的装饰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以莆仙戏台建筑的源流、类型与形制、建筑构件装饰及装饰艺术手法、装饰纹样及色彩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福建莆仙戏流行的区域,莆田市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以及仙游县等地的戏台进行调查。对戏台的造型内容进行解读和分类。首先,重点研究莆仙戏台建筑装饰艺术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从台基、屏风、柱墙、匾额、雀替、脊饰、门窗、梁枋、天花与藻井等不同部位的装饰纹样进行提取研究。一方面,这些构成要素就是研究的核心与重点,另一方面,这些构成要素是彰显戏台装饰特征的重要载体。其次,通过对部分加以整合,理清莆仙戏台建筑装饰艺术体系的内容及文化特征,并由此探讨莆仙人民的传统艺术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最后,通过对莆仙戏台建筑装饰艺术的装饰图案、装饰手法和装饰色彩的具体分析,认识莆仙地域文化背景对戏台装饰艺术的影响作用,及装饰艺术对莆仙民众的审美情趣是否产生共鸣。莆仙戏台建筑装饰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非孤立存在的篇章,它们是该地域内相同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经济生活等因素的复合产物,它们之间相互交织、深入融合,共同构筑了涵盖民族性与地域性等具有莆仙民众传统生活文化,同时体现出莆仙人民世代传承的思想特质,旨在更深入地认识莆仙戏台装饰艺术及其民族继承下来和正在传承下去的传统的装饰艺术形式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传承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莆仙戏 戏台建筑 装饰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38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8
- 一 选题的缘由与价值11-12
- 二 研究现状12-15
- 三 论文结构与研究的内容、方法15-18
- 第一章 莆仙地域概述及莆仙戏台历史沿革18-26
- 第一节 莆仙地域概述18-21
- (一) 地理位置18
- (二) 气候条件18-19
- (三) 历史沿革19
- (四) 人文社会19-21
- 第二节 莆仙戏台的历史沿革21-25
- (一) 戏台的起源21-24
- (二) 戏台的发展24-25
- 本章小结25-26
- 第二章 莆仙戏台建筑的空间分布与形制26-43
- 第一节 莆仙戏台建筑的空间分布26-29
- (一) 空间形态26-29
- 第二节 莆仙戏台建筑形制及特点29-42
- (一) 莆仙戏台的建筑形制29-33
- (二) 莆仙戏台类型与典例分析33-42
- 本章小结42-43
- 第三章 莆仙戏台建筑装饰艺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43-62
- 第一节 戏台建筑装饰的主要内容43-58
- (一) 装饰部位与内容43-58
- 第二节 戏台建筑装饰的主要特点58-60
- (一) 隐喻性59-60
- (二) 审美教化60
- 小结60-62
- 第四章 莆仙戏台建筑装饰艺术分析62-73
- 第一节 装饰图案分析62-67
- (一) 溯源62-63
- (二) 图案造型特征63-67
- 第二节 装饰手法分析67-71
- (一) 寓意手法67-71
- (二) 工艺71
- 第三节 装饰色彩分析71-72
- 小结72-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平;福建宫庙戏台摭谈[J];福建艺术;2004年04期
2 曹春平;福建古代的戏台[J];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03期
3 吴珂;朱永春;;傩祭与中国传统建筑[J];华中建筑;2006年02期
4 刘闽生;;福建古戏场建筑及其装饰艺术[J];中华戏曲;199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然;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福建莆仙戏台建筑的装饰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8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