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典型大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0:05
本文关键词:清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典型大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朝中期,藏传佛教在漠南蒙古的传播与发展达到鼎盛。卓索图盟中东部作为漠南蒙古最靠近盛京的地区,自古以来不仅是东北地区与关内联系的交通要塞,还是清朝皇帝诣盛京谒陵的驻跸处,故此地区以其特殊的地域性与政治性成为东北地区藏传佛教圣地。基于对清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召庙的调研,以考察对象中现存较为典型的大殿为研究重点,通过剖析其内、外部空间、结构、造型、彩绘、装饰等建筑营造要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空间的形态演变,讨论清朝卓索图盟中东部地区藏传佛教召庙大殿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首先,从召庙所处行政区历史、政治、人文环境和召庙建造背景开篇,比较其建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作用,总结出实例之间及与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之间的异同点;其次,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实际位置到精神导向,以不尽相同的建筑形式、体量大小、柱网排列及空间营造手法等方面比较了寺院整体的空间布局及大殿单体的建筑形态,揭示大殿在寺院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再次,通过对大殿造型与结构方面的对比,试分析藏传佛教建筑在清卓索图盟中东部地区继承与发展演变状况,再配以部分施工工艺做法的介绍与对比,梳理大殿之间造型与结构差异的因素以及选材施工方面的变化;最后,从建筑的彩绘和装饰入手,讨论基于地域特色的大殿细部装饰特点,对细部元素进行提取,对比分析其所包含的宗教、民族元素,从而讨论地域与民族特征对卓索图盟中东部地区藏传佛教大殿的风格影响,对相关认识有一定借鉴作用。文章立足另一角度,即从宏观的寺院选址及空间布局,到微观的构件做法及细部处理,从文中所选取的实例与内蒙古藏传佛教寺院进行全面比较,试图分析出卓索图盟中东部地区藏传佛教召庙与内蒙古藏传佛教召庙之间关系和异同。
【关键词】:卓索图盟中东部 藏传佛教召庙 大殿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9-13
- 1.1.1 课题来源9
- 1.1.2 研究背景9-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
- 1.3 研究范围与选例说明14-15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15-16
- 1.4.1 研究目的15-16
- 1.4.2 研究意义16
- 1.5 研究方法16-17
- 1.6 论文内容与结构17-19
- 1.6.1 论文内容17-18
- 1.6.2 论文结构18-19
- 第二章 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召庙选址与建造背景19-30
- 2.1 佑顺寺选址与背景19-22
- 2.1.1 朝阳市历史沿革19-20
- 2.1.2 佑顺寺概况20-22
- 2.2 惠宁寺选址与背景22-24
- 2.2.1 北票市历史沿革22
- 2.2.2 惠宁寺概况22-24
- 2.3 万祥寺选址与背景24-25
- 2.3.1 凌源市历史沿革24-25
- 2.3.2 万祥寺概况25
- 2.4 瑞应寺选址与背景25-28
- 2.4.1 阜新县历史沿革25-26
- 2.4.2 瑞应寺概况26-28
- 2.5 四个典型大殿所处召庙选址及建造背景比较28-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召庙布局及大殿空间形态30-51
- 3.1 佑顺寺布局及大殿空间形态30-35
- 3.1.1 佑顺寺建筑群布局30-31
- 3.1.2 佑顺寺大殿空间形态31-35
- 3.2 惠宁寺布局及大殿空间形态35-39
- 3.2.1 惠宁寺建筑群布局35-36
- 3.2.2 惠宁寺大殿空间形态36-39
- 3.3 万祥寺布局及大殿空间形态39-43
- 3.3.1 万祥寺建筑群布局39-40
- 3.3.2 万祥寺大殿空间形态40-43
- 3.4 瑞应寺布局及大殿空间形态43-48
- 3.4.1 瑞应寺建筑群布局43-45
- 3.4.2 瑞应寺大殿空间形态45-48
- 3.5 四个典型大殿所处召庙布局及大殿空间形态比较48-49
- 3.6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大殿结构及造型51-68
- 4.1 佑顺寺大殿结构及造型51-55
- 4.1.1 佑顺寺大殿结构51-53
- 4.1.2 佑顺寺大殿造型53-55
- 4.2 惠宁寺大殿结构及造型55-58
- 4.2.1 惠宁寺大殿结构55-57
- 4.2.2 惠宁寺大殿造型57-58
- 4.3 万祥寺大殿结构及造型58-61
- 4.3.1 万祥寺大殿结构58-60
- 4.3.2 万祥寺大殿造型60-61
- 4.4 瑞应寺大殿结构及造型61-65
- 4.4.1 瑞应寺大殿结构61-63
- 4.4.2 瑞应寺大殿造型63-65
- 4.5 四个典型大殿结构与造型比较65
- 4.6 本章小结65-68
- 第五章 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大殿色彩及装饰68-78
- 5.1 佑顺寺大殿色彩及装饰68-69
- 5.2 惠宁寺大殿色彩及装饰69-71
- 5.3 万祥寺大殿色彩及装饰71-73
- 5.4 瑞应寺大殿色彩及装饰73-75
- 5.5 四个典型大殿色彩与装饰比较75
- 5.6 本章小结75-78
- 结论78-84
- 附录84-112
- 附录A 东三省地区调研寺庙概况表84-88
- 附录B 清代卓索图盟藏传佛教召庙大殿一览表88-95
- 附录C 现存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历史意义列表95-110
- 附录D 文中出现的地图原图110-112
- 参考文献112-114
- 致谢114-115
- 个人简历11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佳;清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典型大殿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清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典型大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45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