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昆曲与桂阳古戏台考察
本文关键词:湘昆曲与桂阳古戏台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湖南省桂阳县是湘昆曲的发源和繁荣之地,在广大的乡野之间,至今仍然遗存了大量古戏台。这些戏台作为湘昆曲表演的载体,建筑特征鲜明,是民间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湘昆曲的历史出发,文章重点分析了古戏台的遗存情况、种类、形式特征、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湘昆曲 古戏台 建筑史 形式特征 保护与利用
【基金】: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年科技项目:桂阳县古戏台群落性研究与保护,项目编号:KY201207
【分类号】:TU-87;TU-098
【正文快照】: 桂阳地属湖南,处于湘、赣、粤三省交会之处,历史上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并济,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的美称。湘昆曲和古戏台,文化和物质的两种遗存形式,联系紧密,集中反映了湘南地区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1湘昆曲发展明万历年间,昆曲以苏州为中心开始向外传播。流布地区,遍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娟;;浅谈昆曲的兴衰流变[J];民族论坛;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河南地方戏窝班学徒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宾昕;;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以广西全州县红洲农民“鸳鸯”戏班为个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3 王卓;;傅山之刺世杂剧《齐人乞食》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4 柴国珍;;基于空间视域下的古代山西戏台分布特征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佳;;赛戏仪式剧《斩旱魃》的雩祭因素[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段文英;;灵丘罗罗腔剧本解析[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7 李跃忠;;湖南春节习俗的特点及其变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滕攀;;浅谈湘西地方小戏的历史源流[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9 刘忠;;中国古代剧场文化探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朱显碧;宋运超;;再论口语戏乐自然优生流程——乡语改调中“地、心、语、乐、情、美态递为反映”之个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季卿;;析古戏台下设瓮助声之谜[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毛忠;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郭玉琼;戏曲与国家神话[D];厦门大学;2007年
6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俊霞;明清时期山陕商人相互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王福雅;游走于大小传统之间[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周宾;濮阳大弦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杨婷;岳阳巴陵戏艺术特征和保护传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绚菲;辰河高腔及其唱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慰东;清末民初女伶的崛起谫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霍陶纯;永年西调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严红青;民国以来的孝义影戏艺人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滕攀;湘西南路阳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慧;襄垣古戏台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田敏;碗碗腔与乡村民众生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付先丽;巴陵戏音乐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永明;谁服从谁的意志?[J];建筑创作;2005年04期
2 刘松茯;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3 张以红;封建时期的中西建筑[J];中外建筑;2005年03期
4 严铮;;理性与浪漫——从哲学史观的角度看待建筑[J];华中建筑;2007年12期
5 杨信坤!五河县沱湖乡,樊庆厂,郁宗宝;建筑史不该血写成──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忧思[J];当代建设;1997年01期
6 杨奥晴;“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穗、澳召开[J];建筑学报;2000年11期
7 玄峰;蔡军;;中国建筑史教育内容浅析——中国建筑史教育系列之二[J];华中建筑;2007年02期
8 严铮;;建筑中的理性与浪漫——从哲学史观的角度看待建筑[J];中外建筑;2007年09期
9 薛林平;;河南清代戏场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7年10期
10 陆清;杨国坚;周晓;;中外著名建筑(三)[J];建筑工人;199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史六稿绪论[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C];1980年
2 ;《建筑史论文集》第二次复刊辞[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3 张复合;;后记[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4 张复合;孙礼;;后记[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5 益希卓玛;;人类建筑史上的大革命[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来稿须知[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7 胡燕;郭华栋;;北京旧城的建筑色彩[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建筑史论文集》第1-10辑总目录[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9 王季卿;;析古戏台下设瓮助声之谜[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10 张十庆;;南方上昂与挑斡作法探析[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国古代建筑史》[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纯红;世界建筑史教学: 体验式教学模式渐成主流[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胡安;唯有“反建筑史”才是“建筑史”?[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杨德明邋(傣族);傣家水井: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N];文艺报;2007年
5 王莉慧;系统描述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宏篇巨制[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玉玲;水木清华 大师风骨[N];中国测绘报;2011年
7 顾孟潮;亟需加强中国城市发展史研究[N];中国建设报;2009年
8 王健玮;建筑:还要被概念累多久?[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王健玮;建筑:还要被概念累多久?[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林播;城市语境中的青岛百年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2 梁变凤;技艺载道,道艺合一[D];山西大学;2012年
3 张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D];清华大学;2010年
4 乔迅翔;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成丽;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一平;为绿色建筑的循证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狄雅静;中国建筑遗产记录规范化初探[D];天津大学;2009年
9 肖金亮;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阎波;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红妙;绍兴古戏台的研究与保护[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2 石拓;桂阳县古戏台建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方芳;巴蜀建筑史——近代[D];重庆大学;2010年
4 张新明;巴蜀建筑史[D];重庆大学;2010年
5 林然;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6 马晓迪;中国园林建筑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汪杨子;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赵慧敏;巴蜀建筑史——唐宋时期[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杨健;云南地方小型居住建筑杆件体系的形式特征及其在当代的演化[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国胜;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湘昆曲与桂阳古戏台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45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