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彩绘瓷出现的审美观念嬗变
本文关键词:论彩绘瓷出现的审美观念嬗变
【摘要】: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瓷器的审美艺术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瓷器在装饰艺术的漫长发展时期内经历了先素后彩、初朴后华的变化。彩绘瓷的出现不仅是审美文化上的一次冲击也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次融合,值得我们深思与玩味。笔者尝试以彩绘瓷为节点试论述瓷器装饰审美的过渡。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 彩绘瓷 青花瓷 民族融合 釉上彩
【分类号】:K876.3
【正文快照】: 前言在我国漫长而璀璨的瓷器发展历史中,对釉色之美的追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占据着审美的主流。直至元代,彩绘瓷才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得到了发展,从此改变了以釉色瓷独占鳌头的局面,继而在之后的明代和清代被淬炼的愈发美轮美奂,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地。1彩绘瓷的最早出现其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继涛;;盛世话青瓷——隋唐五代青瓷的窑系和工艺传统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王秋雷;李兴华;;论中国古代陶之“四德”观——读唐代欧阳詹《陶器铭》(并序)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万雄飞;;辽宁阜新关山辽墓出土瓷器的窑口与年代[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4 崔剑锋;刘爽;彭善国;吴小红;;赤峰北部辽代窑址出土陶瓷残片及窑具的成分分析[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5 陈静;;浅谈肌理在现代装饰陶艺中的运用[J];山东陶瓷;2012年02期
6 刘珂;;试论中国陶瓷的纹饰与中国书画的关系[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薛伟;;试谈我国早期制陶原料中的羼和料[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8 栾兆鹏;;中国古代白瓷起源问题研究综述[J];博物馆研究;2006年02期
9 张文松;张琳琳;;中国近代陶瓷的落后与当代陶瓷人的历史使命[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10 曹琼;;唐宋青花瓷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J];长江文化论丛;2009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由翠青;马丁民;;现代高温色釉装饰的写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雪玲;;中国古代青花“鱼化龙”纹饰考[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饶晶;王娟;饶媛媛;;欧、美、日、中近代陶瓷设计发展之比较[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4 马骥;刘国敏;;汉画像砖的艺术风格及制作工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媛;苗建民;段鸿莺;;元代建筑琉璃化妆土工艺的初步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锐;耀州瓷艺术图像比较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5 赵琳;元明工艺美术风格流变[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斌;PIXE在古陶瓷、古玻璃产地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强;货殖名物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10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栋;核分析技术在南洼和扒村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迎;现代河南钧瓷造型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周志仪;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5 曾晶;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探索[D];南昌大学;2010年
6 许雅萍;论福建外销瓷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常存;书于瓷枕[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沙玲;安徽泾县陶窑村传统制陶工艺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上官敏;明代景德镇民窑鱼纹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10 蓝e,
本文编号:713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71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