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装饰图案造型的意境美
本文关键词:小议装饰图案造型的意境美
【摘要】:传统的装饰图案往往与人们驱恶辟邪、追求美满幸福的愿望联系在一起。装饰图案造型不仅要注重外在形象,更要重视内涵,追求图案的意境美。阐述了塑造图案意境美的方法。
【作者单位】: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
【关键词】: 装饰艺术 图案 造型 意境
【分类号】:J522
【正文快照】: 一、装饰图案艺术概述在艺术领域,装饰是一个常用的覆盖面很大的一个名词。广义的装饰是指建筑物内外部的所有设计和陈设,泛指一切装饰行为和装饰现象。狭义的装饰,主要指装饰行为的结果,即装饰的种类、图形、纹样、技法等[1]。图案是一切设计艺术的基础。这里的“图”有图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松;谈装饰设计的适形造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李向伟;装饰造型教学方法新解[J];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永军;孙岚;;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及其现代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王乐琼;;现代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莫志华;;试论语文课堂学习方法的优化——独立学院艺术生学习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李秀岩;郭振宇;;通俗音乐文化审美气质的变异与本真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付海菊;包永江;;由画入化——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王娟;;音乐艺术“激活”科学思维活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李雪;黄菁;;电脑效果图的表现魅力——科学与艺术的交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昝楠楠;陈刚;;北京奥运建筑艺术美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杨婧;;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发展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7 袁恩培;张磊;;论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张璋;段嵘峰;刘晗;;在地学科普中探索“地学艺术”之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6 李志榕;从“创意”到“项目”[D];中南大学;2010年
7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军;基于功能与成本的产品艺术设计价值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路平;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木子;装饰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震;袁运甫艺术综述[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永荣;林泉之心 缘情写意[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亦昊;体验设计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任生;;蒙古人民的装饰艺术[J];装饰;1959年03期
2 詹旺;周媛媛;;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气韵生动”之美[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余继平;苗族装饰艺术研究[J];装饰;2004年08期
4 余磁;试论陶瓷装饰艺术的新发展[J];中国陶瓷;2002年04期
5 袁恩培;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全少莉;;漫谈现实生活中的装饰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黄建成;装饰艺术札记[J];美术;1990年12期
8 王小勤;新松恨不高千尺——评95届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5年04期
9 孙宏图;装饰艺术的形式表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徐华铛;一朵永开不败的装饰艺术奇葩——麒麟[J];包装世界;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静;;与美同行——浅谈装饰艺术的内涵[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王艳;蓝江平;张晓燕;;中外装饰艺术比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雍振华;;略论苏州传统民居的雕绘装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高大伟;刘瑗;;颐和园砖雕艺术研究[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5 刘鸿武;;紫禁城建筑的石雕装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6 尹俊燕;;彩陶文化的多重装饰艺术法则——以马家窑彩陶为例[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7 潘鲁生;;传统汉字图形装饰[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振永;;论汉画像艺术的意象造型[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阳;;中国传统吉祥造型与现代吉祥物设计[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唐家路;;“福禄寿喜”吉祥观念及其图形表现[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明;拓展居室空间的装饰艺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舒乙;田义墓的石刻装饰艺术绝品[N];光明日报;2006年
3 杨宜柳;民间剪纸的装饰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过山;装饰艺术的色彩魅力[N];中国包装报;2001年
5 许晓东;书画艺术品增添家居魅力[N];消费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顾学文;装饰艺术的“上海味道”[N];解放日报;2011年
7 张玉花;张光宇的装饰艺术[N];美术报;2004年
8 方子;装饰艺术时尚(上)[N];天津工商报;2000年
9 陈美者;“纸糊世界”岌岌可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张晓叶;师古·师自然·师我[N];吉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倪建林;原始装饰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黄厚石;事实与价值[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5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维娜;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2 黄瑶;装饰艺术在绘画中的融合[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3 张瑞;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媛莉;试论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特点[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婧;清代宫廷包装及器物装饰艺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吴伟;浅析玻璃工艺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D];西安美术学院;2006年
7 陆晓云;装饰艺术符号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胡阔;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郑可新;现代金属纪念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骆文雄;现代酒店门厅装饰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00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0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