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基于模式语言下的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2:05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式语言下的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模式语言 乡村民宿 室外空间 半室外空间 休闲空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城市进入国际化都市的行列,而国内的部分乡村还依然保留着耕地劳作的生活和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环境上鲜明的对比与经济上的差异同时存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实施使乡村的发展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其中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人们试图在不破坏乡村环境的前提下,成功的完成乡村产业的转犁。随着农家乐、乡村民俗体验游、乡村养老的兴起,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在短时间内也迅速发展起来。乡村民宿作为村民自发改造或者加建达到能接待游客并创造一定收益的乡村建筑新形式,在其改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即村民在改造过程中过多模仿城市旅馆,过度重视民宿室内装修而忽略了乡村民宿的外部休闲审间,让游客在乡村民宿中难以充分享受到乡村优越的自然环境。文中笔者借助克里斯多弗·亚历山大教授的建筑模式语言理论,针对国内民宿现状,通过将乡村民宿室外休闲空间的营造策略模式语言化归纳总结,试图形成一套适用于村民自己改建民宿的外部休闲空间设计模式语言。本模式语言分别从适当的外部休闲空间规模、外部休闲空间的功能需求及分区、建筑风貌及建筑体量的控制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民宿的外部休闲空间改造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需求;另外,还试图从外部休闲空间界面处理的模式语言和景观小品设计的模式语言来具体论述民宿外部休闲审间中的细节处理和设计原则。对于模式语言的总结尽量减少用到复杂深奥的专业词汇,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为村民自己在改造民宿过程中提供一个参考。同时,针对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的研究填补了国内民宿建筑研究的空白,为民宿研究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模式语言 乡村民宿 室外空间 半室外空间 休闲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7.4;TU982.2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6
  • 1.1 研究背景12-16
  • 1.1.1 选题缘起12-13
  • 1.1.2 乡村民宿发展的背景13-16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16-21
  • 1.2.1 乡村民宿16-17
  • 1.2.2 外部休闲空间17-18
  • 1.2.3 模式语言18-21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21-2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21-2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22-24
  • 1.4 研究方法24-26
  • 第二章 国内乡村民宿发展综述26-36
  • 2.1 国内乡村民宿的发展由来26-30
  • 2.1.1 日本和台湾民宿的引入26-28
  • 2.1.2 国内农家乐发展演变28-29
  • 2.1.3 小结29-30
  • 2.2 乡村民宿发展的现实意义及趋势30-33
  • 2.2.1 乡村民宿发展现实意义30-31
  • 2.2.2 乡村民宿发展趋势31-33
  • 2.3 外部休闲空间在乡村民宿中的积极作用33-36
  • 2.3.1 乡村民宿之于城市旅馆的不同33-34
  • 2.3.2 外部休闲空间的积极意义34-36
  • 第三章 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问题调研36-72
  • 3.1 乡村民宿村落现状—以尧龙山镇金山-尧凤湾区域为例36-40
  • 3.2 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使用者满意度调研40-48
  • 3.2.1 调研目的与调研对象的选择40-42
  • 3.2.2 乡村民宿使用者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2-48
  • 3.3 乡村民宿案例研究48-67
  • 3.3.1 崇州·鸡冠山·湾湾泉51-54
  • 3.3.2 青城山·街子·丰泽园54-58
  • 3.3.3 峨眉山·清音阁·映湖山庄58-63
  • 3.3.4 徽州·碧山·猪栏酒吧乡村客栈63-67
  • 3.4 乡村民宿室外休闲空间现状问题总结67-72
  • 3.4.1 乡村现状跟不上民宿功能要求67-68
  • 3.4.2 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品质的不重视68-69
  • 3.4.3 外部休闲空间缺乏功能有效性69-70
  • 3.4.4 未形成特色明显的外部休闲空间70-72
  • 第四章 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设计模式语言·上篇72-118
  • 4.1 适当的外部空间规模及形态76-96
  • 4.1.1 适宜的外部休闲空间规模(模式语言A)76-81
  • 4.1.2 多层次外部休闲空间(模式语言B)81-91
  • 4.1.3 适宜的外部空间形态(模式语言C)91-96
  • 4.2 外部休闲空间主要功能及划分96-113
  • 4.2.1 完善的外部休闲功能(模式语言D)96-99
  • 4.2.2 外部休闲空间的划分(模式语言E)99-108
  • 4.2.3 停车位的合理设置(模式语言F)108-113
  • 4.3 乡村民宿建筑体量和风貌控制(模式语言G)113-118
  • 4.3.1 乡村民宿建筑体量控制113-114
  • 4.3.2 乡村民宿建筑风貌的控制114-118
  • 第五章 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设计模式语言·下篇118-144
  • 5.1 外部休闲空间界面处理的模式语言120-133
  • 5.1.1 建筑立面装饰(模式语言H)120-124
  • 5.1.2 隔断和围墙界面(模式语言I)124-127
  • 5.1.3 铺地界面处理(模式语言J)127-130
  • 5.1.4 水面处理手法(模式语言K)130-133
  • 5.2 室外休闲空间景观小品设计模式语言133-144
  • 5.2.1 绿化植物设计(模式语言L)133-140
  • 5.2.2 休憩设施(模式语言M)140-142
  • 5.2.3 特色构筑物(模式语言N)142-144
  • 第六章 民宿外部休闲空间模式语言的应用144-154
  • 6.1 金山-尧凤湾乡村民宿改造提升规划项目概况144-147
  • 6.1.1 项目背景144
  • 6.1.2 交通分析144-145
  • 6.1.3 规划范围及基本概况145-147
  • 6.2 实践方案——欣田民宿改造设计147-154
  • 6.2.1 民宿现状147-149
  • 6.2.2 欣田民宿外部空间改造策略149-154
  • 结语154-155
  • 致谢155-156
  • 参考文献156-159
  • 附录159-1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辽;张述林;黄红星;;休闲空间营造的若干问题探讨[J];重庆建筑;2008年07期

2 徐雯;;论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设计及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4期

3 王雪莲,张萍;被动式休闲空间[J];华中建筑;2002年02期

4 肖剑;城市休闲空间小议[J];山西建筑;2004年13期

5 房爱华;;浅谈被动式休闲空间设计[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6 周向频;吴伟勇;;从“大世界”到“新天地”——消费文化下上海市休闲空间的变迁、特征及反思[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2期

7 张博;;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研究[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01期

8 张虹;;关于城市休闲空间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9 姜磊;;浅谈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及应用[J];现代园艺;2012年20期

10 田海鹏;;论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设计及应用[J];门窗;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宏继;郭旭;孟杰;;寒地城郊旅游区休闲空间环境建设探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于永亮;郭旭;应佩丽;杨灵;;城市休闲空间共生元素的整合与优化[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全;;城市休闲空间的性质与要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孟杰;郭旭;;构塑“C+C式”城市休闲空间环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牟红;刘聪;李玉臻;;休闲空间理想形态探讨——重庆“嵌入种植”城乡休闲共生体布局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薇;“免费铺面”挤占广场休闲空间[N];昆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扬;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休闲空间[N];银川晚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郭泽莉;“京味”绿道侧重营造休闲空间[N];中国花卉报;2013年

4 李方凯;本溪市广场改造扩大百姓休闲空间[N];友报;2007年

5 记者 李晓辉;确保公共休闲空间真正服务百姓[N];锦州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培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价值及其测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高媛媛;现代购物休闲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3 赵妍;基于西安社区的休闲空间及职住空间的耦合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黄慧;基于模式语言下的乡村民宿外部休闲空间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夏日;泉州城市休闲空间再建构研究-“空间正义”的视角[D];华侨大学;2016年

6 陈龙飞;上海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许稚菲;休闲文化与城市休闲空间设计[D];天津大学;2007年

8 何f;城市居民公共休闲空间满意度评价[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春华;线性休闲空间与动态景观创造[D];重庆大学;2003年

10 施林颖;福州市休闲空间使用的制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2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72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