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浅论高等职业教育书法教学方略

发布时间:2017-11-18 20:22

  本文关键词:浅论高等职业教育书法教学方略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职业教育 书法 教学方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迅速的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高职生的写字基础薄弱、学习倦怠情况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书法教学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把复杂的笔法转换成容易掌握的几个技能,使初学者在较短时间里入门,关键是破除保守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文章提出了走好"三步曲"即指导高职生识别、熟记基本笔画,培养高职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心中有笔画;指导高职生掌握毛笔运笔,培养高职生的领悟能力,使其自如运笔应于手;指导高职生注意字型布局,培养高职生的审美能力,使其书写美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G712;J29-4
【正文快照】: 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瑰宝,其中蕴含的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精神。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它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的先民极早地在甲骨文、钟鼎文中,做出极丰盛的、创造性的反映。浏览历代书迹,可从流美妍媚、风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清德;书法教学模式的建构[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鹿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2期

3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6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宗晓;;简析中国书法审美之意境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2 杨宏;;北魏石刻楷书不同特色的书写风格及其原因探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3 纪光治;论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刘爱平;;欠发达地区商贸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趋势与创新——以江西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李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华章;2013年10期

6 周维娜;;中学美术教学中“线”的魅力——探析线条的审美特征及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8期

7 王芳;;草书与抽象表现绘画在情态抽象观念上的比较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4年01期

8 王静;;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年09期

9 牛星越;;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试论中国画的墨白空间及其境界[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9期

10 金国;;火星文——媒介、青年文化与语言的孤独[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红珊;;历史考古与美学阐释——以郭沫若青铜器研究为例[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2 黄华明;;基于高职教育新定位的“项目实践——理论整合”课程体系建构方法[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远;夏商周青铜容器的装饰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马莉;运动技术理念的隐喻与诠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培站;观其法象[D];暨南大学;2011年

2 袁秀瑜;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立霞;基于WebQuest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董文强;商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毕德广;以“物”见“文”: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成就和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佳楠;中西字体设计风格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展;先秦语图一体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雷芳;传统书画与现代广告的创意共鸣[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陶林岭;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团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乌莹君;《书学》杂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练高,丁孝智;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共同趋势[J];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张月军,于平松;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多种规格人才[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路书红;当代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丁孝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塑造肇庆市城市文明形象[J];肇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胡玉琳;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云梦学刊;2004年02期

6 方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现实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魏振枢,马振武;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及实施途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邢益平;对普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9 刘珊,张正义;论山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侯玉印;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三个定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周燕;;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易元祥;;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第五分课题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张旭东;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持续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4 傅国珍;抓住机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郑建文 实习生 卢兆欣;重视高等职业教育[N];南通日报;2005年

6 宋金萍;办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N];新华日报;2004年

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王保华 从春侠 黄永军 张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云平;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亟须加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靳宝栓;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熙;云南高等职业教育获外国优惠贷款[N];云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8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丛珊珊;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忠志;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01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201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