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之刻工题名的发展演变
本文关键词:碑刻之刻工题名的发展演变
【摘要】:碑刻的完成离不开刻工的功劳,刻工将文本上的字体转移到碑刻上实现了字体文献的转移,并形成了永久保存的碑刻艺术,使中国历史文化广泛传播和长远流传。其贡献之大却少有人知,文献记载也少有,在碑刻中题名的亦少有,目前对其进行研究者也甚少,从而给研究工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现笔者从历史遗存的碑刻实物中所刻刻工题名进行逐一分类,从而归纳出碑刻题名的发展变化。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2013年“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古代碑刻纹饰发展史研究》(CXZZ13-0849)
【分类号】:J292.4
【正文快照】: 碑刻,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多数的碑刻用毛笔书写纸上,再将书写好的墨迹复写于平整的石板(或石壁)上,然后经过刻工镌刻而成。但有些摩崖石刻及石窟,往往也不经书写而直接用刀在石面上进行雕凿。但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刻工来完成,因此,历朝历代出现了很多的峻刻高手。这些石刻艺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南生;近代江南地区工商业会馆、公所碑刻述论[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2 张金俊;;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常耀华;;《洛阳新获墓志》隋唐墓志之书学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朱凤祥;;清代政府行为与疫病灾害的关系[J];北方文物;2011年02期
5 周执前;;清代前中期的行会、行会法与城市管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宋立永;;“卷帐回门”考——一种别具一格的赘婿婚[J];沧桑;2008年01期
7 张渝;;清代乾嘉道年间重庆牙行的管理与运作[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颜培建;;简析元仁宗的儒家情结[J];船山学刊;2010年03期
9 胡元德;;古代公文成文日期标注方法考论[J];档案学通讯;2012年02期
10 李雪梅;;工商行业规范与清代非正式法——以会馆碑刻为中心的考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健;;民间信仰与明清江南的经济、社会空间:以苏松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2 王俊;;明代地方公祠田初探——以地方志材料为中心[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3 汪维真;;明代孔颜曾孟四氏圣裔的教育与科贡——以阙里孔氏庙学为中心[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邱建立;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岳红记;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5 张杰;明清江南地域社会才女群体现象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龚汝富;明清讼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李小标;身份与财产[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忠;商会与中国近代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相胜;晚清商会制度论略[D];河南大学;2011年
3 唐雅敏;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张晖;清代江南寺田初探[D];南京大学;2011年
5 陆晓雯;留园义庄与苏州近代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阳;清末民初苏州士绅的转变与坚守[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波;苏州观前街区研究(1840-1940)[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东旭;明代司法中的里长和老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蒋民国;近代苏州烟毒问题及治理[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10 胡孝林;苏州旅游近代化研究(1912-1937)[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英;;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程章灿;“填写”出来的人生——由《亡宫墓志》谈唐代宫女的命运[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01期
3 吴炜;墓志铭起源初探[J];东南文化;1999年03期
4 白鸿;唐代书法教育中的家传与师授[J];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5 施安昌;北魏冯邕妻元氏墓志纹饰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02期
6 施安昌;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02期
7 徐自强;;墓志浅论[J];华夏考古;1988年03期
8 黄士斌;作铭;;汉魏洛阳城刑徒坟场调查记[J];考古通讯;1958年06期
9 杨豪;;广东韶关市郊古墓发掘报告[J];考古;1961年08期
10 ;东汉洛阳城南郊的刑徒墓地[J];考古;197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鹏江;唐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侃;唐代书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新宇;清代碑学批评[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克修;略论流坑村的雕塑与壁画艺术[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张田力;张田力作品[J];东方艺术;2002年04期
3 何晓鹏;;传统建筑破产?[J];晚报文萃(B);2006年12期
4 于敏;徐思海;;包前孕后——试析“八桂书风”的历史、现状及其他[J];才智;2009年30期
5 李刚田;;说新侃旧[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年07期
6 陈继军;;当代实验艺术创作中的历史关怀——以台州历史遗存为实验绘画教学与创作课题的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7 金隐;贺兰山岩画[J];价格与市场;1999年10期
8 齐凤阁,周绍斌;观念和语言的现代演绎——魏谦铜版画艺术述评[J];美术;2000年10期
9 李昂;徽州西递古民居门扇木雕纹饰艺术[J];装饰;2000年02期
10 张晴;延伸节点的时代[J];读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立旗;应立足“龙湖”[N];巢湖日报;2006年
2 为华 胡敏;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在扬开幕[N];扬州日报;2006年
3 金磊;流淌着的文化[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汪建根;魏县土纺土织手工艺保护与传承论坛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大方;马述宽 从丹东走出的军中骄子[N];丹东日报;2008年
6 记者 师炜邋马昭 见习记者 杨耀青;中外陶艺精品免费参观[N];西安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陆龙;绍兴喜获“中国书法名城”殊荣[N];绍兴日报;2008年
8 记者 肖维波;画家就“名家画名城”畅谈心得[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记者 高剑艾;中国雕塑之都大同新云冈计划正式启动[N];山西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肖洁;万里云端鸟瞰 城市尽展新颜[N];兰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冷波;辽宁地区辽代装饰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3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27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