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五代牒状写本看五代书法的过渡特色
本文关键词:从敦煌五代牒状写本看五代书法的过渡特色
【摘要】:大量敦煌五代牒状写本的发现为重新定位五代书法的桥梁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从中可以看到五代对唐代书法的取舍与传承,尤其明显的是"颜柳"两大家书法在五代的接受与影响。五代书法有其自身的美学追求,萧散高远成为乱世之最高审美理想,这一美学理想在敦煌五代牒状写本中得到了更多的证实。而敦煌五代牒状写本多种多样的章法形制对宋代尺牍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唐代的外向书风到宋代的内向经营,五代书法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国际显学,而且数以万计的经卷写本跨越7个世纪,形成了瀚如烟海的敦煌书法库,为中国书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资料。就五代书法来说,敦煌文书的出土更具意义。因为在此之前,五代书法的遗迹非常少,对五代书法的研究缺乏实物资料。大量敦煌五代时期写本的发现为反思与重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晓薇;;韩愈对李杜的推尊与王维诗歌地位的转折——兼论李杜独尊的诗学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申东城;;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谈杜甫的“遣”字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王颖;;真景物与真感情——辛弃疾田园词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王f3;李娟;;中国传统书法的生命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刘胜角;;关于“今楷”的考问——兼评旭宇诸先生的《今楷论纲》(上)[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6 胡祖信;论审美想象的特征及方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韩勇建;;论逆向思维与诗歌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刘涛;;从蒋捷《虞美人》(听雨)看人生三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邓宇晴;;从“潘岳现象”看“文如其人”的文化期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郑继猛;;姚铉与《唐文粹》[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张兰;宋金华;;唐朝《水部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虞
本文编号:1277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27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