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再论当代书法家的修养

发布时间:2018-01-15 11:32

  本文关键词:再论当代书法家的修养 出处:《中国书法》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书法创作 入学条件 传统文化基础 高研班 招生过程 启功先生 旨归 文化学习 技术属性 书学


【摘要】:正"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的办班目的和招生方法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它是以传授国学知识、开阔文化眼光为旨归,普及当代青年书法家的国学知识,夯实传统文化基础;第二,它以书法创作业绩为入学条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招生过程在阳光下运行;第三,学员免费入学。作为对中国社会冷眼观察、客观思考的一员,对"国
[Abstract]:The aim and the method of enrollment of the first National Young calligraphic backbone High Research Class have attracted my attention. First, it aims to impart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broade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Popularize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young calligraphers a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econd, it takes the calligraphy creation achievement as the entrance condition, achieves the openness, the fairness, the justice, the enrollment process runs under the sunlight; Third, students are enrolled free of charge. As a member of the cold eye and objective thinking of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国作家书画院;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一点《论语》的浮灰,诌几句顺口溜,凑两副韵律不通研班』的办班目的和招生方法引起了我的注意。第1’的对联’就认为自己是饱学之士了’就自以为是文人了。它是以传授国学知识、开阔文化眼光为旨归,普及当代其实,那一点可怜的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靖;关于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2 杨田盛;书法创作字外功散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3 徐清 ,胡志平;以“学”带“术”——第二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4 侯忠明;;书为心学——论心理诸因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活动规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徐长春;;书法创作情绪情感的剖析[J];电影评介;2009年14期

6 刘玉坤;;试论阴阳互补对书法创作的潜在影响[J];美与时代(中旬);2010年03期

7 刘元堂;;不惑之惑——不惑之年的书法创作思考——“江上清风”刘元堂书法展座谈会纪要[J];书画世界;2011年01期

8 盛慧;;浅谈当今书法创作的不足[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1期

9 窦念怀;;浅谈书法创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0期

10 王晓光;;当下书法创作多视角多维度取法问题[J];书法;201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菡萏;浙江省书法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杭州富阳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彭利铭;命题书法创作随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职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王灵均;书法创作应当“中化”[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张亚萌;开放且独立:书法创作的全球化生态[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记者 朱凯;古代书法创作国际研讨会在宁举行[N];南京日报;2009年

8 申万胜;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姜寿田;论赵振乾的书法创作[N];美术报;2013年

10 王有和(山东,,二000级研修班);灵感对书法创作的作用[N];中国艺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薛治洲;追求展厅效应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戚荣金;近十年书法创作中的“制作”现象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朝新;斗方书法创作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张恒烟;略论书法创作中的节奏[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6 樊利杰;论书写惯性及其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7 杨嘉麟;论字体组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广涛;碑帖融合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纪松;主体“情性”与当代大草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刘斌元;论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8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28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