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处的内敛精神
本文关键词: 篆刻艺术 整体格局 印面 临写 汉印 形式语言 汉魏 视觉形式 出处:《中国书法》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张公者目前的篆刻风格是多种素材的融合,他渴望运用相互之间或有抵触的因素有机的杂糅在一起,使之成为为我所独有的一种存在。在当代篆刻艺术创作的阵营里,张公者一直都是参与者,在创作自己风格的同时,他也接受了其他同道积极的探索的成果,这首先表现在形式语言的锤炼上面,对倡言大写意篆刻创作者在视觉形式方面所取得的有借鉴价值的经验他毫不回避的加以汲取。他的篆刻创作并有完全脱离开汉印的整体格局,但从明清以来印外求印的创作方法论给予了他启示,汉魏隋唐石刻的碑额中那种拙朴天真、厚重古朴的文字风格深深地打动了他,之后他不仅用毛笔去临写同时也尝试将之引入印面。
[Abstract]:Zhang Gong's current seal cutting style is the fus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he is eager to use mutually or conflict factors organic mixture together. Make it a unique existence for me. In the camp of contemporary seal cutting art creation Zhang Gong has always been a participant in the creation of his own style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accepted other colleagues active exploration results. This is first manifested in the practice of formal language. To advocate the speech big freehand brushwork seal engraving creator in the visual form aspect has the reference value experience he has not evaded to draw lessons. His seal cutting creation and has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the Han Dynasty printing overall pattern. However,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creative methodology of seeking printing from the outside gave him inspiration. He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simple and naive style of writing in the stone inscriptions of the Han, Wei,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fter that, he not only wrote with a brush, but also tried to introduce it into the print.
【分类号】:J292.4
【正文快照】: 张公者目前的篆刻风格是多种素材的融合,他渴望运用相互之间或有抵触的因素有机的杂糅在一起,使之成为为我所独有的一种存在。在当代篆刻艺术创作的阵营里,张公者一直都是参与者,在创作自己风格的同时,他也接受了其他同道积极的探索的成果,这首先表现在形式语言的锤炼上面,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海民的篆刻艺术[J];美术大观;2003年02期
2 史泓;品味美韵——评《自学篆刻引导》[J];美术之友;2004年01期
3 杨向东;篆刻催我奋进[J];新闻爱好者;2004年01期
4 唐春玉,翟熙伦;篆刻的两个发展方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董绍伟;对当代篆刻艺术独立地位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03期
6 杨抱林;;方寸艺术上的美学——李华年教授篆刻艺术作品欣赏[J];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02期
7 石以品;;中国篆刻艺术与古文字[J];艺术探索;2009年01期
8 ;篆刻艺术欣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J];中华民居;2009年07期
9 彭善民;;篆刻艺术小组:戒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10 滋芜;;滋芜篆刻艺术作品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茹桂;;《贾德宇书法篆刻集》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2 庞任隆;;中国篆刻艺术语言浅说[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三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健亚 本报记者 冯俊锋;篆刻艺术能否走出低谷[N];四川日报;2001年
2 记者 张立行;篆刻:由冷转热[N];文汇报;2000年
3 陈复尘 刘春华;骆們們:乐山乐水·亦仁亦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4 潘国霖;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人民大学举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郭青剑邋实习记者 张亚萌;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在京开幕[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叶一苇;小小方寸 万顷境界[N];光明日报;2007年
7 记者 蔡树农;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N];美术报;2006年
8 蔡树农;从新概念篆刻扯开去[N];美术报;2006年
9 ;当代篆刻名家谈篆刻艺术市场[N];美术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朱同;谈“当代篆刻艺术大展”[N];美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铉京;明清中国篆刻对韩国篆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赖起凤;论篆刻艺术的书法基础[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鹏;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石军海;篆刻中的笔意论[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 韩学宁;篆刻艺术在当下日常运用中的几个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6 李云并;易大厂篆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罗舒宁;论闻一多篆刻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8 王可;篆刻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与启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曲学朋;邓尔雅篆刻艺术的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10 夏雷;篆刻与绘画形式美的互通[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85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8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