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书法的审美追求
本文关键词: 高凤翰 尧民 书画篆刻 南阜 莱州府 郑| 郑谷口 书风 淳化阁帖 仲威 出处:《中国书法》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高凤翰(一六八三—一七四九),山东莱州府胶州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卒于清乾隆十三年。字仲威,亦字西园,号南村,[1]乾隆之初更字尧民,号南阜,别署甚多,为清中前期诗人、书画家、篆刻家。右手书法时期高凤翰的书画篆刻以乾隆二年(丁巳,一七三七)病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半段的右手作品潇洒自得,后半生改用左手,风格变为奇崛生辣。这个简单的分类方法,也基本适用于对他题画书法的分期在。目前公开的资料和文献中所见高凤翰最早的书迹就是他的绘画题款,即青岛市博物馆藏高凤翰康熙
[Abstract]:Zhenggao Fenghan (1683-1749, Jiaozhou, Laizhou Prefecture, Shandong Province, born 22 years in the Qing Dynasty Kangxi, died in the Qing Dynasty Qianlong 13 y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Qianlong the word Yao Min, no. Nanfu, and many other agencies, for the early Qing Dynasty poet, painter, seal carver. The right hand calligraphy period Gao Fengghan calligraphy and seal engraving in Qianlong two years (Ding si, 1737) patients as the boundary.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half of the right hand works chic satisfactio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use of the left hand, style into a strange rise hot. This simple classification method. Is also basically applicable to his painting calligraphy in the period. At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and literature found in the earliest writings of Gao Fenghan is his painting title, that is, the Qingdao museum collection of Gao Fenghan Kangxi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高凤翰(一六八三—一七四九),山东莱州府胶州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卒于清乾隆十三年。字仲威,亦字西园,号南村,[1]乾隆之初更字尧民,号南阜,别署甚多,为清中前期诗人、书画家、篆刻家。 右手书法时期高凤翰的书画篆刻以乾隆二年(丁巳,一七三七)病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尔康;;清代乾隆时期扬州人的引领时尚——建设文化教育休憩城的历史启示[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2 陈峰;;以诗画之道修园林之禅境[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秦克祥;;板桥钟爱杜诗探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魏中林,蒋国林;郑板桥与沈德潜诗论主张之异同[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5 汤凌云;;文人画的“野逸”之趣[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6 蓉生;郑板桥印文考释(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靖;;郑板桥的艺术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8 李博文;管仁福;;论苏轼“技道两进”的文艺创作观[J];大家;2012年16期
9 魏中林,蒋国林;郑板桥诗论浅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朱则杰;胡媚媚;;清诗作品丛考——以宋琬、孙枝蔚、郑燮、罗聘、黄遵宪诸家为中心[J];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2003年
3 杨飞;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广洲;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世葵;《园冶》园林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刘英波;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U,
本文编号:1486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8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