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论坛纪要
本文选题:篆刻艺术 切入点:童衍方 出处:《中国书法》2017年17期
【摘要】:正时间:二0一七年六月十六日下午地点:上海文联第二会议室主持:童衍方参加人员:徐利明、蔡毅、张索、王客、蔡树农、张遴骏、卢新元、孙稼阜、徐正濂、董少校、唐存才、马双喜、张炜羽、潘善助童衍方:今天大家研讨的方向有四:一是上海篆刻队伍建设和中青年篆刻队伍的现状;二是上海篆刻的风格和审美取向;三是上海篆刻在全国篆刻界的地位;四是上海篆刻未来的发展途径。希望大家围绕这四个题目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徐利明:目前上海篆刻的水平和队伍的格局、规模
[Abstract]:Time: afternoon: June 16, 2007: conference Room 2, Shanghai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Affairs Conference Room 2: Tong Yanfang attendees: Xu Liming, Cai Yi, Zhang so, Wang Ke, Cai Shunong, Zhang Lin Jun, Lu Xinyuan, Sun Jiafu, Xu Zhenglian, Major Dong, Tang Cuncai, Ma Shuangxi, Zhang Weiyu, Pan Shanzhu Tong Yinfang: there are four directions to be discussed today: firs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seal cutting team and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seal cutting team, second, the style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Shanghai seal cutting; The third is the status of Shanghai seal cutting in the national seal cutting field; the fourth is the way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seal cutting. I hope everyone can speak freely around these four topics and offer suggestions. Xu Liming: the current level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and the pattern and scale of the team
【分类号】:J292.4-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敏;孙利华;;中师篆刻艺术教法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程大利;一部雅俗共赏的篆刻读物[J];美术之友;2002年01期
3 黄国楹;印者,信也——体例严谨的《中国篆刻全集》[J];美术之友;2002年04期
4 刘宗超;;篆刻艺术的定位与发展刍议[J];艺术教育;2003年06期
5 ;邱运昌篆刻艺术欣赏[J];环境导报;2003年18期
6 叶一苇;浙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祥地[J];今日浙江;2003年01期
7 ;甘海民的篆刻艺术[J];美术大观;2003年02期
8 史泓;品味美韵——评《自学篆刻引导》[J];美术之友;2004年01期
9 杨向东;篆刻催我奋进[J];新闻爱好者;2004年01期
10 唐春玉,翟熙伦;篆刻的两个发展方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茹桂;;《贾德宇书法篆刻集》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2 庞任隆;;中国篆刻艺术语言浅说[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三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一苇;《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印痕》读感[N];美术报;2007年
2 尹鸿祝;李岚清篆刻艺术讲座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木子;李岚清篆刻艺术讲座在京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曹昕;让更多人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11年
6 范迪安;李岚清的篆刻书法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韩天衡;为篆刻而生的女性[N];美术报;2012年
9 李岚清;艺境情怀说篆刻[N];光明日报;2012年
10 徐燕 王鹏程;不负岚清同志殷切期望 让篆刻艺术走向大众成为城市名片[N];镇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利泽;丁敬篆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马逸飞;书法视域下的汉代瓦当文字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宋开智;明清篆刻边款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4 张圳;清代篆刻书卷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薄莹莹;青海当代汉字篆刻艺术审美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6 李嘉文;巾帼不让须眉[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熊星;浅论陆和九篆刻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8 朱晓艳;试论清代篆书、篆刻的发展[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姜文;当代写意篆刻的形式语言和审美情感[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10 葛雅楠;明清时期“印外求印”研究[D];渤海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675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67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