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王澍“碑帖杂糅”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31 03:19

  本文选题:书学 + 帖学 ; 参考:《中国书法》2013年05期


【摘要】:正王澍作为清初著名的学者兼书法家,提出了"以晋为宗,以唐溯晋"的帖学思想。同时,由于受到考据学风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萌生出了朴素的碑学思想。他的书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论书剩语》、《翰墨指南》、《虚舟题跋》、《虚舟题跋补原》、《竹一石题跋》、《古今法帖考》等。王澍的书学观念是在清代前期书家们为拯救病人膏肓的帖学书
[Abstract]:Zheng Wang Shu, a famous scholar and calligraphe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of "taking Jin as the sect and tracing to the Jin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extual research style, it inevitably gave birth to a simple thought of tablet study. His thoughts mainly focus on "on the remaining language of the Book", "the Guide to calligraphy", "the Postscript of the Virtual Boat question", "the Postscript to the subject of Zhu Yi Shi", "the examin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methods", and so on. Wang Shu's idea of calligraphy is the book that the calligraphers put on to save the sick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河北保定学院;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兴;老庄“大美”思想与书法艺术刍议——论儒、道两种书学观之审美差异[J];美与时代;2004年03期

2 杨加深;北宋的书法专科学校——书学[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沈丽源;欧阳修书学思想刍议[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4 楚默;我的书学研究[J];书画艺术;2005年03期

5 任洪生;;王士礻真尚“清”书学思想的教育视野[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许宜兰;;魏晋书学中崇尚“自然”的审美观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许宜兰;;从魏晋玄学看魏晋书学思想中的自然观[J];中州学刊;2007年06期

8 王宏生;;古代书学著作著录述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2期

9 徐清;;“科学主义”、“整理国故”与20世纪前半叶的书学反思[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2期

10 向彬;;唐宋两代书学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状况[J];艺术百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学u&;弓晓峰;;中国书学与禅学刍议[A];2005年世界语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迅;;与时俱进——发挥群艺馆对丽水书法的主导作用[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N];黑龙江日报;2007年

2 曹晓玲;傅山书学[N];太原日报;2007年

3 周文治;沸腾的群山[N];商洛日报;2007年

4 萧娴;书学离不开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记者 李宏伟 通讯员 张忠民;山西师大设立“若景书学成果奖”[N];山西日报;2009年

6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一;稳健前行的中国书学[N];人民日报;2012年

7 欧阳中石;我对“书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8 张志和;书学又见奇葩[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刘照剑;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 在山西古县召开[N];美术报;2012年

10 毛万宝;关于书学讨论会的主题及其他[N];美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清;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春健;元代四书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畅运合;唐代书学文献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宝林;刘熙载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马天博;元代书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陈志平;黄庭坚书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虞晓勇;隋代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荣;张宗祥《书学源流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胜利;钱泳《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文;宋代书学著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婧姝;李东阳书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成聚;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6 殷娜;论明末书学创新与黄道周的书学实践[D];四川大学;2005年

7 曹银虎;尚“淡”—苏轼书学思想再认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敖侠;曾国藩及其书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吴彩虹;苏轼书学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丽晶;姜宸英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8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958081.html

上一篇:杨晓琳书法  
下一篇:行书白云法师帖册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