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可从魏楷始
本文选题:唐楷 + 论画 ; 参考:《中国书法》2016年11期
【摘要】:正对书法认识粗浅的书法爱好者,面对魏楷和唐楷,大多会认为唐楷美(和少年儿童见识一样),魏楷"丑"。苏轼批评此类见识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东坡所言看似论画,也是对书画艺术见识浅薄者的无情讽刺。因为书法教育的不到位,而听信"楷书(特指唐楷)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学书法必先写唐楷"的经验,许多基层书法教育工作者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唐楷。岂不知楷书有魏楷、晋楷、唐楷三种之多,而魏楷才是楷书之源和鼻祖,学习楷书不从楷书源头的魏楷学
[Abstract]:In the face of Wei Kai and Tang Kai, most calligraphy enthusiasts who have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of calligraphy will think that Tang Kai Mei (as young children see it) is as ugly as Wei Kai. Su Shi criticized this kind of insight and said: "on painting in the form of similarity, see with the children's neighbors." Dongpo seems to say on painting, but also o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hallow people's merciless satire. Because calligraphy education is not in place, and listening to the "regular script (especially the Tang Kai) is the basis of learning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must be written first" experience, many grass-roots calligraphy educators have chosen the same Tang Kai. Do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gular script: Wei Kai, Jin Kai and Tang Kai, but Wei Kai is the source and ancestor of regular script, and learning regular script does not come from the source of regular script.
【分类号】:J29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宝跃;;唐朝社会因素对唐楷整饬化的影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陈荫夫画兰[J];荣宝斋;2008年02期
3 王必慈;;新的视觉语言:唐楷之的太极系列[J];东方艺术;2008年15期
4 沈维进;;唐楷的困惑与出路——王学龄先生访谈[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8年09期
5 徐咏平;;从用笔看唐楷教学设计[J];青少年书法;2009年13期
6 王必慈;;新的视觉语言:唐楷之的太极系列[J];中国艺术;2008年01期
7 胡湛;;在法与韵的两极求索中发展演变——晋唐楷书的技法与审美取舍流变[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1期
8 旭宇;;楷学断想[J];当代人;2009年08期
9 梁培先;;“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论坛综述[J];中华文化画报;2012年01期
10 侯东菊;;浅析唐楷书尚法和唐诗重律的政治原因[J];书法赏评;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耀扬;;“国展”几乎看不到大楷?——楷书史实与“今楷的旗帜”[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学岭;以法渡书——浅论唐楷法度的困与解[N];美术报;2012年
2 吴正前;书以工为贵[N];光明日报;2013年
3 李啸;楷书创作的追求与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2年
4 张学文 颜默;谈“今楷”的审美与本体特征[N];中国艺术报;2010年
5 王学岭;以法渡书[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傅德锋;临摹作品该不该获奖[N];美术报;2008年
7 西中文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
8 陈克年;体兼众美见风神[N];美术报;2007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周文昭;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韦渊;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孟宝跃;唐楷结体整饬化的成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晨;以欧阳询、虞世南二者对比研究来看初唐楷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文林;初唐楷法建构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杨婷;宋代楷书衰微原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4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97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