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的“常”与“变”
本文选题:笔法 + 中锋 ; 参考:《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笔法在书法艺术中处于核心地位。 本文旨在研究笔法之“常”与“变”,研究古代书法笔法嬗变的历史规律及其在书法创新中的价值地位,抽绎、阐释出笔法演变中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因素。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笔法演变的自然规律。从商周至魏晋,字体经历了篆、隶、楷的依次演变。笔法由象形描摹向绞转、提按演变。这个过程是笔法自然发展的过程,它体现着笔法演变的基本趋势。二、笔法演变的历史因素。笔法发展还受时代的物质条件约束,书写家具、坐姿、书写材料的形制等因素影响着执笔的斜、正,进而影响到点画形态的中、侧。三、笔法演变中的个体创新。在基本笔法齐备的条件下,书家可以自由取用,进行个性风格翻新。但是这种翻新必须以遵循基本笔法为前提。否则,一味追求诡异笔法,只能是作茧自缚。飞白书是杂体书的典型,它追求诡异笔法,它的演变历史是杂体书命运的缩影。 总结上面这份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使我们明了书法笔法的源流,知鉴别,取菁英,弃糟粕,使得书法艺术健康、良性发展。
[Abstract]:Brushwork is at the core of calligraphy ar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hang" and "change" of strokes,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calligraphy and its value position in calligraphy innovation, to expoun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contained in the evolution of strokes.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natural law of the strokes evolution. From the Shang Zhou to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font experienced seal, Li, block evolution in turn. Stroke from the pictographic description to twist, the evolution of the press. This process is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of stroke, it reflects the basic trend of the evolution of stroke. Second, the historical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stroke. The development of brushwork is also restricted by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the times, such as writing furniture, sitting posture and the shape of writing materials, which influence the oblique, positive, and then the middle and side of the pattern of brushwork. Third,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stroke. In the basic style of complete conditions, the calligrapher can freely access, personality style renovation. But this kind of renovation must follow the basic writing method as the premise. Otherwise, the pursuit of strange style of writing, can only be self-binding. The Feibai Book is a typical miscellaneous type book, which pursues strange strokes, and its evolution history is the epitome of the fate of the mixed style book. Summing up th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can make us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calligraphy, identify, select elite, discard dross, make calligraphy art health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峰;;黄宾虹笔法与墨法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10期
2 王中焰;;论黄庭坚书法对后世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3期
3 黄家城;;论书法教学中笔法的基础内容及多维度展示[J];华章;2011年16期
4 钟文才;徐淑苹;;浅谈写实绘画的写意性[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玉华;;水粉画经验浅谈[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钟繇[J];中国钢笔书法;2011年08期
7 刘显成;;浅议油画的材料美[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8 杜萌若;;王羲之行书笔法(四)[J];书画世界;2011年04期
9 张云丽;王栋;;试论黄宾虹“笔法”与创新[J];大家;2011年14期
10 胡耀超;;行书创作笔法(三)[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宗济;;试论汉字草书笔法与普通话语调规则的相似性[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基伦;;“《春秋》笔法”的诠释与接受[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德让;;“以己之滔滔,,益彼之滔滔”——评潘文国《赫兹列散文精选》文言笔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佟今;;联墨的二重性:实用和审美[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柳光辽;;柳亚子的《八年回忆》校订[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伯庆;;雪竹创作浅谈[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庸非;;探讨漫画中线的运用[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8 钱忠平;;也说黄宾虹[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叶修成;;“春秋笔法”与《国语》书写[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王玉倩;;关于“80后”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映梅;法意关系与笔法之辨思[N];美术报;2005年
2 单磊;中锋衰落了吗?[N];解放军报;2003年
3 李沛祥(山东);浅说笔法与笔势[N];中国艺术报;2001年
4 杜婕;中锋——NBA里的香饽饽[N];中国体育报;2000年
5 傅京生;书情缱绻 笔法刚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柳州 刘汉忠;真得东坡笔法者[N];中国文物报;2010年
7 陶沛昌;弘扬书法,首当厘正笔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刘 郎;笔法凝重 墨色酣畅[N];中国商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平萍;两大中锋各霸半场[N];中国体育报;2001年
10 王琼杰;中锋集团扭亏为盈[N];中国煤炭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菡;“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张桐t@;“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孙恩扬;泼墨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刘研;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龚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观念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潘倚剑;笔墨与中国书画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轩敏华;中国画笔墨生态蠡说[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8 姚宇亮;“魏晋古法”源流析论[D];浙江大学;2007年
9 周勋君;清代书法批评中对形质的描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何士扬;中国画“勾勒法”学理探微[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贤果;笔法的“常”与“变”[D];暨南大学;2005年
2 胡贵仁;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篮比赛中锋攻守能力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李德金;对影响中锋竞技能力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超;和而不同 违而不犯[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萌;第29届奥运会中外女篮中锋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汪南兵;王宠小楷笔法与结体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周寒筠;魏晋笔法式微原因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李悦;论明清写意花鸟画中笔法的情感表现[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9 赵柄儒;第24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中锋进攻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靳勇;对中国男篮与世界男篮优秀中锋技战术能力的比较研究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87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08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