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陈淳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18:07

  本文选题:陈淳 + 书法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硕士论文


【摘要】: 吴门书派是明代以地域为特征的最大的文人书法流派,而陈淳则是吴门书派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他的出现在吴门书派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因此,本文钩沉了大量有关陈淳的史料,力图运用考证、综合、比较、图版分析等方法,对陈淳的艺术人生、书法渊源、成就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文章指出陈淳因父亲的去世而过于悲伤,导致了他的个性、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突变,成为陈淳书法变革和独创新风的原动力,与文徵明的分裂又从客观上为其提供了自由的空间。阐述了陈淳在对吴门前贤和古代优秀传统的继承中,,通过家藏林藻、杨凝式、米芾书法的借鉴,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并通过陈淳与吴门书派早、中、晚期主要书家的比较,揭示了他成为吴门书派中坚力量的原因。文章还强调了因文徵明在吴门书派中的领袖作用,长期以来影响了人们对陈淳书法的正确评价。文章最后对陈淳书法在吴门书派中的特殊贡献,以及在明代书法史上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了明确的定位。
[Abstract]:Wu Men calligraphy School is the largest school of literati calligraphy characterized by its region in Ming Dynasty, and Chen Chun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alligraph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 Men calligraphy School in its heyday. His appear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 Men School has special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en Chun's artistic life, calligraphy origin and achievements by means of textual research, synthesis, comparison, chart analysis and so o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Chen Chun was too sad because of his father's death, which caused his personality,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o change, an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Chen Chun's calligraphy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division with Wen Zhengming also provides the free space objectively for it. This paper expounds Chen Chun's process of forming a unique style in inheriting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s of the former and the ancient times of Wu Men,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Lin Zang, Yang Jian and Mi Fu calligraphy,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en Chun and the main calligraphers in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of Wu Men's calligraphy school. It reveals the reason why he became the backbone of Wu Men School. The article also emphasizes the leading role of Inwen Zhenming in Wu Men calligraphy School,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correct evaluation of Chen Chun's calligraphy for a long time.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makes a definite position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Chen Chun's calligraphy in the Wu Men calligraphy School and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Ming Dynasty.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J29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晟广;;陈淳与文徵明的师友交游及其隐居生涯考[J];中国美术馆;2010年08期

2 黄朋;;陈淳的鉴藏活动与他的书画创作[J];中国书画;2007年09期

3 徐泳霞;陈淳花鸟画师承初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张加才;关于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侃华;《明贤姑苏十景册》读记[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03期

6 熊循庆;;评《诠释与构建——陈淳与朱子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5期

7 张加才;《北溪字义》与理学范畴体系的诠释和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淳精品画集》[J];美术之友;2002年03期

9 王舒;;蔼蔼藏烟新绿 涓涓雨过苍山——陈淳仿米山水图赏析[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年01期

10 四空斋主;;明陈淳《金焦图卷》质疑[J];收藏界;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品端;;朱熹与闽南文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王凌君;周源斌;冯青平;陈淳;李英华;;丁酮对萘酚酚醛树脂合成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丁文莉;;千岁世博茶寿星 聚首百年湖心亭[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宗致远;俊逸儒雅的“吴门”主将[N];开封日报;2009年

2 曲志红 褚晓亮 王永;“个色”陈淳:不给面子为啥也没得罪人?廉[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本报记者  赵乃政 粘青;正气满乾坤[N];吉林日报;2007年

4 江娜;他心中有三“敢”[N];农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赵乃政 粘青;万事民为本[N];吉林日报;2007年

6 钱建强;零距离接访[N];光明日报;2007年

7 钟晓军;高境界行事[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王仁忠;吉林掀起学习陈淳转变作风热潮[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9 记者 何力;把群众装在心里[N];中国妇女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车辉;公仆的真心 百姓的希望[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刘毅;华U窕芯縖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黄朋;明代中期苏州地区书画鉴藏家群体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4 贾砚农;徐渭书画接受及其风格“影蔽”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孙明道;布衣与簪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爱娣;陈淳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付杰;陈淳成圣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朱理鸿;陈淳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4 向彬;文征明与吴门书派[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清;陈淳花鸟画大写意风格与其书法艺术的相关性初探[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6 李玉峰;陈淳理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杨国;明代尺牍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罗威;陈淳思想中的“心学”倾向探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亮;陆深书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10 毛凯;陈淳“天”“人”道通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94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094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4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