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精准与无我——《兰亭序》的临摹文翁志飞

发布时间:2018-10-18 08:03
【摘要】:正古人有国学的根基,毛笔书写的氛围,在审美上有认同感。古人已逝,留给我们的只有纸上的墨迹拓本,及似乎语焉不详的书论。谁都没有见过王羲之、颜真卿是如何挥毫的!我们只有通过墨迹拓本细心推测其用笔方法特征,同时对其书论进行研讨作为辅助手段。当然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实临,即通过实临,在用笔节奏上尽量与古人接近,感受其运笔的节律。如唐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检。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纵欲搪突羲、献,诬罔锺、张,安能掩当年之目,杜
[Abstract]:The ancients had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the atmosphere of writing brush, and the sense of aesthetic identity. The ancients have died, leaving us only the ink on the paper, and seemingly vague book theory. No one has ever seen Wang Xizhi, Yan Zhenqing is how to swing! We can only specul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ush method carefully through the ink book, and study the book theory as an auxiliary means at the same time. Of course, the most direct method is the reality, that is, through the actual presence, in the rhythm of the pen as close as possible with the ancients, feel the rhythm of the pen. For example, Tang Sun Quantin "Book Spectrum" cloud: "the inspection of the person is still fine, the proposed more than, the situation can not be similar, can not be refined; distribution is still sparse, shape remains undetect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spring has not been seen, but the talk of the peeping well has heard its ugliness. If he labored for a sudden exuberance of Xi, offering, falsely working, Zhang, an Neng cover the eyes of that year, du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生;六朝书论中的“骨”论[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吴家驹;浅析古代书论校注中的若干问题[J];书画艺术;2002年04期

3 朴之;;中科大与日本书论研究会书法交流活动侧记[J];书法之友;2002年12期

4 胡舟;“意象”在文论书论中的概念变迁与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5 胡舟,王先意;“意象”在文论和书论中的概念变迁与比较[J];理论月刊;2004年09期

6 张运礼;;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人格象征论思想管窥[J];戏剧文学;2006年06期

7 邱世鸿;;试论朱熹理学书论的二重性及其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8 孙本杰;王若罡;;古代书论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新学术;2007年04期

9 陈石军;;中国古代书论“以人喻书”范畴的发展进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10 柳国良;;传统书论的学术研究语境[J];书法赏评;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敏惠;;古代书论审美语词“气”之语义分析与溯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黄国华;;蔡襄书法及书论[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木戈;化古书论为书法创作的营养[N];中国艺术报;2002年

2 张瑞田;作家的书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孙宜才;书法治乱与朱复戡书论[N];东方早报;2013年

4 王家葵;《民国书论精选》勘误[N];东方早报;2011年

5 儒子;《古书论选释》(二)出版[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彭爱林;怎样上好写字课[N];黔西南日报;2010年

7 刘正强;一本自出机杼的书论力作[N];云南日报;2002年

8 王世征;复古主义的代表 道学书论的标本[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华海镜;历代书论的抽象思维[N];美术报;2003年

10 岳崇 全国政协委员 陕西省书协副主席;书法拒绝真丑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邱世鸿;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熊沛军;王世贞书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鹿芸薇;宋代书论“俗”义之辨析[D];河北大学;2008年

2 徐和勇;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古今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大龙;晚清书论中的涩笔与平直[D];西南大学;2010年

4 梁艳;欧阳修书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孙鸣晨;汉魏六朝书论形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白羽;曾国藩书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陈名生;刘熙载草书论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刘元良;玄学与六朝书法[D];四川大学;2006年

9 张炳麟;书法“势”论[D];河南大学;2014年

10 金美兰;从西汉马圈湾简牍看早期草书的发展[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278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278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