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摄取古魄铸新魂——来楚生书画篆刻艺术蠡评

发布时间:2019-03-20 10:14
【摘要】:正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来楚生可称为是一位大家,在艺术上他是书画印兼擅,而且均达到极高境界,尤以印章一道在中国篆刻界影响极大。而就是由于他在篆刻方面的杰出成就,使得他书画方面的成就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勋,号然犀、楚凫、负翁、一枝、非叶、怀旦,别署安处楼、然犀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art, the coming Chusheng can be called everyone. In art, he is both good at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nd he has reached a very high level, especially in the seal cutting circle of China. But because of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seal cutting, his achievements i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ave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and research. Ruisheng (1903, 1975), formerly known as Jixun, rhinoceros, Chufu, negative Weng, a branch, non-leaf, Widan, other offices, rhinoceros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政协书画院;
【分类号】:J2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恒庐;;食金石力 养草木心——吴昌硕行书浅谈[J];东方艺术;2011年16期

2 郭静远;阿杰;;季关泉 印篆大师的艺术人生[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9期

3 ;郭源雕刻[J];海内与海外;2011年07期

4 丁国凯;;浅谈篆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J];华章;2011年15期

5 承杰;;自我作古空群雄——论吴昌硕绘画中的文人性与俗性[J];艺术·生活;2001年05期

6 唐咏声;;原来篆刻这么有趣[J];青少年书法;2011年14期

7 ;崔志强[J];收藏家;2011年07期

8 李岚清;;李岚清谈篆刻[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9 郏国根;;赏印记——刍议罗光磊篆刻艺术[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4期

10 辛文;;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志兴;;写意花鸟画与创新[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2 侯波;;存形、立意与赏鉴——中国古代绘画画面文字的变迁[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一苇;谁是篆刻艺术大师[N];美术报;2004年

2 邸永君;篆刻艺术漫谈(下)[N];学习时报;2004年

3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11年

4 骆們們 “中国篆刻”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篆刻书法家。;中国篆刻镌刻中华文化精神[N];团结报;2011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唐春玉;篆刻创作中的虚实变化[N];文艺报;2011年

7 王元朗;别样的一种享受和学习[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侯勇;名家篆刻作品鉴定的主要方法[N];团结报;2011年

9 陈振濂;传统文化中视觉艺术的样板[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民族所 邸永君;篆刻艺术漫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小坂克子(久保克子);论吴昌硕的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3 徐海;赵之谦篆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方小壮;“浙派”宗师——丁敬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5 李淑辉;时空交界下的文化抉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顾维喜;“海派前期”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金钟淳;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石莉;清末民初上海画派与民间赞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野田悟;吾衍与其《学古编》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10 谢青;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铉京;明清中国篆刻对韩国篆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江晨;《浅析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海勇;胆敢独造:齐白石的篆刻理念与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吴柳;吴昌硕花鸟画构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小坂克子(久保克子);基于统计分析的对吴昌硕篆刻的考察[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6 户小钊;“印宗秦汉”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尹彦智;傅抱石篆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8 卢雨;西泠印社与中国印文化的近代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云并;易大厂篆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罗舒宁;论闻一多篆刻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44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444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