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联合国讲台上的中国书法家
[Abstract]:Just as never a name, like Pang Zhonghua, on the stage of Chinese hard-pen calligraphy, everyone knows. His calligraphy post is a textbook used by Chines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ince the 1980s, and his calligraphy lectures have set off a craze of hard-pen calligraphy in China. Pang Zhonghua's three words, like Pang Zhonghua, who was printed on the cover of various words and posts, always sparkled with a "aura."
【分类号】:J292.1;K82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弘扬中华文化 再写中钢辉煌 首届中钢书法艺术节[J];中国钢笔书法;2011年04期
2 卢振华;;中钢艺术节隆重启幕 十一届“国赛”风云再起 “国字号”的担当和梦想[J];中国钢笔书法;2011年03期
3 ;杜建民书法艺术[J];招商周刊;2005年Z3期
4 ;琴心剑胆——干作余访谈录[J];中国钢笔书法;2009年09期
5 ;“亚厦杯”全浙硬笔书法大赛公告[J];中国钢笔书法;2005年10期
6 刘继增;;硬笔书法之“硬”[J];中国钢笔书法;2008年04期
7 乔国栋;庞中华:要给文化人树一个榜样[J];投资北京;2004年06期
8 焦健;;硬笔书法伴我行[J];中国钢笔书法;2010年01期
9 谢春华;;对当代硬笔书法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钢笔书法;2006年01期
10 梦圆;;一个前辈的呼唤——访杨为国先生[J];中国钢笔书法;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朱;;硬笔书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庆论文集[C];2011年
2 奚九一;;硬笔书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庆论文集[C];2011年
3 周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官员致词[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4 解光宇;;论徽州文化的儒学物质(兼论区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衍年;;增强汉语汉字文化的感召力[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6 吴克明;;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观解读[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立明;;构建和谐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A];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全国首次统战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范明生;;“轴心时期”中华文化与西亚、南欧文化比较[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9 苏振芳;;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李晓霞;王泰庆;;科学发展观与中华文化的复兴[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瑛;中国书法艺术正在低谷[N];深圳商报;2006年
2 本报综合;“书法申遗”引发热议[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田颖拓;现代设计中的中国书法艺术[N];中国包装报;2003年
4 聂振斌;溢彩流金 情系“简牍”[N];证券日报;2007年
5 蔡树农;书法高唱国际歌[N];美术报;2006年
6 马昕;浅谈书法艺术的“风骨”精神[N];美术报;2007年
7 ;博取百家长 翰墨独品香[N];市场报;2006年
8 黄园娟;气韵高古自成家[N];洛阳日报;2008年
9 金武;郑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在小学开课 使书法艺术传不断代[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魏建玲;联合国邮政助力80猴票身价再涨[N];国际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筱萌;联合国制裁措施的国内执行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曲延明;斯大林与联合国的成立[D];外交学院;2010年
3 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4 陈刚;国际原子能法框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云芳;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章毅君;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1949-1971)[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媚;联合国与区域组织关系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肖刚;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冷战后的日本联合国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10 贾健;英国的联合国外交[D];外交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明慧;从伊拉克问题看联合国的国际效力[D];武汉大学;2004年
2 黄鹤;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法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4年
3 陈科;霸权与否决权[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张静;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联合国政策[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于海洋;规范与国际组织[D];复旦大学;2009年
6 张宁;国际危机管理理论与达尔富尔危机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郑学佳;林登·约翰逊时期美国对联合国“中国席位”问题的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姚英菲;美伊战争及战后联合国走向分析[D];外交学院;2005年
9 王鑫;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鲁巧玲;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演变规律初探[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45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