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书学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17-04-04 08:03
本文关键词:包世臣书学思想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包世臣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作为清代中后期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在继阮元之后毅然扛起了“碑学”的大旗。他在碑学巨著《艺舟双楫》中以前所未有的细致和精微对北碑书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这对推动碑学大潮的最终到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可否认,包世臣在清代碑学的发展进程中是有着“承前启后”之功的。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只是把他局限于对“北碑”的探讨和赞美这狭窄的一面,这对全面、客观的认识包世臣及其书法史上的价值无疑是偏颇的。基于此,有必要对包世臣书学思想做一次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即包世臣的生平与著述、书学思想的形成、内容以及影响等四个方面作一立体性的关照。具体思路是:第一,在对包世臣书学思想具体探讨之前,,对其生平与著述做具体而客观的考察。第二,分别从包世臣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即清代学术的复古思潮、帖学的衰微、金石学的兴盛、游幕对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以及阮元理论的先导之功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分别从技法论、书体论、品评论以及书学思想的双重性等四个方面对包世臣的书学思想做了详尽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第四,考察“包派”的形成,以及如赵之谦、康有为等“包派”以外书家的贡献来论述了包世臣书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对包世臣书学思想做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对包氏的书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包世臣 书学 思想 碑学 帖学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 褒扬派8-9
- 二、 贬斥派9-10
- 三、 折中派10-12
- 第一章 包世臣的生平与学术12-20
- 一 包世臣的生平12-13
- 二 包世臣的学术概述13-20
- 第二章 包世臣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书学思想渊源20-36
- 一 清代学术的复古思潮20-23
- 二 帖学的衰微与碑学的萌芽——金石学的介入23-29
- 四 阮元对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先导之功29-32
- 五 游幕生涯为包世臣书学思想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32-36
- (一) 幕游为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32-33
- (二) 幕游为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向师友问学的机会33-36
- 第三章 包世臣书学思想分析36-72
- 一 包世臣书学思想中的技法论36-49
- (一) 关于笔法36-44
- (二) 关于字法和章法44-48
- (三) 关于墨法48-49
- 二 包世臣书学思想中的书体论——包世臣对隶书的认识49-53
- (一) 关于隶书的起源50-51
- (二) 关于隶书、八分、真书之间的关系51-53
- 三 包世臣书学思想中的品评论53-61
- (一) 关于“自唐迄明,书有门户者廿人”的品评观53-56
- (二) 关于“五品九等”说56-59
- (三) 关于书法品评中的“庶民意识”——对“火镰店”招牌的推崇59-61
- 四 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双重性61-72
- (一) 强烈的碑学意识62-64
- (二) 难舍的帖学情结64-72
- 第四章 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影响72-80
- 一 “包派”的形成72-75
- (一) 包派成员及其书法情况——以吴熙载为例72-74
- (二) 对包派地域现象的认识74-75
- 二 对“包派”以外书家的影响75-80
- (一) 赵之谦76-78
- (二) 康有为78-80
- 结语80-82
- 参考文献82-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4-86
- 致谢86-88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欧阳跃峰;李琳琦;;略论包世臣的经世思想[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锡勤;;包世臣经世思想述评[J];学术交流;2010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名询;略论清代金石学与书法艺术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任军;清初隶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包世臣书学思想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