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汉字书法观念的形成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05 08:13
   中国传统书法在马来西亚经历了从移植至植根的百余年转换进程,中华民族性的作用使汉字书法寄身于华人文化认同中得以延续。马来西亚独立后,在马来人至上政治及文化环境里,汉字书法因自身鲜明的中华文化色彩,而被华社符码化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物,也因此得到华社普遍的关注而逐渐走向“繁荣”。然而,符码化的汉字书法在“传承中华文化”的主流话语下,沦为一种文化救亡的工具,以致于形成了以传承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象征书法观,造成了书写行为的存在意义比书法本身更为重要的情况。本研究主要勘察马来西亚书法团体、书家及文化人等有关书法的言论,通过言论分析及结合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政治发展、华文教育及书法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揭示出独立后马国汉字书法观之所以形成的因素。同时,本研究希望通过学术研究的方式使马国书法界意识到,表象上马来西亚汉字书法从华人传统文化运动兴起以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实际上却囿于“文化传承”的认知层面,使汉字书法发展溺于“量”的横向推广,忽视了“质”的纵向深耕,以致马国汉字书法虽经多年发展,技法与观念仍停滞不前。
【学位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292.1
【部分图文】:

篆书,马来,中国书画,中国知识分子


9图 2 管震民篆书书法得以继续传播。如化土壤的深化皆有赖于外来养分的滋养,知识分子的身上。于教育或商业的中国知识分子逐渐增多, 1、图 2)13,如管震民(1880-1962 年)、6-1969 年)、欧阳雪峰(1890-1960 年)、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7春拍“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中以徐悲鸿先生群马图,七六退叟管震民。”图 2:管震今墨林专场)。

徐悲鸿,侨民,传播角,马来


图 2 管震民篆书图 11徐悲鸿《群马图》及发展。有鉴亚华文书法百年者在其成果上,针对此节的论述架构,使法的发展情况。演了最重要的传播角侨民及侨民后代,即:来而移植到马来西书法得以继续传播。如

隶书,马来西亚,对联,三环


13书家之故,上接揭示马来西亚独以:李秀添与沈慕羽人物(二十一世纪流变。占领了马来半岛三环境的波动造成了家如骆清泉0 年)、崔大地家行列,但据资料显示,两人到了 80 年代后才全身法的观念。图 3 李秀添挥毫(黄福地摄)图 4 李秀添隶书对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凤;;木兰花开好读书[J];江苏教育;2016年54期

2 陈云华;;汉字书法的繁体字与简化字[J];新疆艺术(汉文);2016年01期

3 于海卫;;随手翻开的书法情结——蒋勋《汉字书法之美》推荐[J];江苏教育;2017年51期

4 达更尕吉;;加强汉字书法教学工作 提升藏区学生语文素养[J];文学教育(下);2018年11期

5 蒋亭亮;;汉字书法基础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书法;2016年22期

6 陈道义;;论古代器物上汉字书法装饰——以青铜器、陶瓷器为例兼及其他[J];中国书法;2017年10期

7 蒋明智;;“非遗”保护与书法传承小议[J];书画世界;2017年07期

8 蒋勋;;一笔一画,笔墨生香[J];天天爱学习;2017年01期

9 任佳伟;;浅析汉字书法艺术与建筑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转换[J];艺术品鉴;2017年08期

10 刘斐菲;;浅谈汉字书法的魅力[J];青年文学家;2017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美京;韩国当代书法与所面临的困境[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2 陈道义;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Woon Zhe An(温子安);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汉字书法观念的形成及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

2 石斐菲;汉语国际教育中规范汉字书法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汪健;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书法教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4 崔维艳;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书法教学构想[D];吉林大学;2012年

5 左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书法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童子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书法教学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艾威;基于语境的泰国初级水平学生汉字书法教学设计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8 李晓;汉字功能论[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伟;汉语国际传播背景下汉字书法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张宝砚;作为媒介现象的汉字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1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71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