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统一”——草书章法形式构成原理探赜
发布时间:2021-01-10 11:37
本文以"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为切入点,分析草书章法形式在空间形式上的对比调和与时间节奏中的起承转合,探赜"多样统一"与草书章法形式构成的美学联系。
【文章来源】:美术大观. 201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ˉ草书高适七绝万骑争歌杨柳春诗立轴ˉ王铎
理中,取得了量度上的和谐感,“起承转合”便是节奏韵律的重要表现方式。“起”是作品的开始,确定了全篇基调所在的维度;“承”则是情节的发展、过渡;“转”则随着过渡成分的积累,情节发生合理的转折,呈现主题;“合”作为结尾,呼应全局,启人遐想。草书章法形式在篇段节奏上有“动与静”“疾与涩”“收与放”等多对关系的承转,是作者实现情感变化的基本手段,动静二者相互依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次之分,每幅草书作品不论开篇书写的节奏情形,在其后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王羲之《寒切帖》(图2),笔者尝试将全篇理想化地分为起、承、转、合四段(以横向红色辅助线划分段落),可以发现在每一个段落的分界处上下部分的书写势态联系紧密,第二行的“书知”、第三行的“不之”、第四行的“食至”等字或为节奏相承,或为意蕴相近。此外,在各分段的书写仍有局部细节的过渡承转,开头“十一月廿七日”几字沉郁顿挫,极为厚重,直到第二行的“八日二书”线条逐步变得轻快。第二段和第三段延续着节奏的承转,最后一段疾涩相生,末尾“羲之报”三字复为粗重,与首呼应,简单的五行笔墨如音乐中的自由之极长音,声调跳转回旋,置于任情恣肆的承转变化。结语艺术美依托于形式的表达,草书章法的形式构成作为艺术门类的一角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多样统一”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草书章法形式空间概念上方位形势对比协调的布局观和时间概念上起止动静平衡的节奏韵律美。限于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篇幅,拙文对草书章法形式原理的例证只选取了相对经典的草书作品,对形式构成原理的阐述上也只是涉及草书章法布局实践技巧上的一部分,望对草书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注释:①杨辛,甘霖.美学原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多样的统一[J]. 朱彤. 学术月刊. 1980(09)
本文编号:2968633
【文章来源】:美术大观. 201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ˉ草书高适七绝万骑争歌杨柳春诗立轴ˉ王铎
理中,取得了量度上的和谐感,“起承转合”便是节奏韵律的重要表现方式。“起”是作品的开始,确定了全篇基调所在的维度;“承”则是情节的发展、过渡;“转”则随着过渡成分的积累,情节发生合理的转折,呈现主题;“合”作为结尾,呼应全局,启人遐想。草书章法形式在篇段节奏上有“动与静”“疾与涩”“收与放”等多对关系的承转,是作者实现情感变化的基本手段,动静二者相互依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次之分,每幅草书作品不论开篇书写的节奏情形,在其后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王羲之《寒切帖》(图2),笔者尝试将全篇理想化地分为起、承、转、合四段(以横向红色辅助线划分段落),可以发现在每一个段落的分界处上下部分的书写势态联系紧密,第二行的“书知”、第三行的“不之”、第四行的“食至”等字或为节奏相承,或为意蕴相近。此外,在各分段的书写仍有局部细节的过渡承转,开头“十一月廿七日”几字沉郁顿挫,极为厚重,直到第二行的“八日二书”线条逐步变得轻快。第二段和第三段延续着节奏的承转,最后一段疾涩相生,末尾“羲之报”三字复为粗重,与首呼应,简单的五行笔墨如音乐中的自由之极长音,声调跳转回旋,置于任情恣肆的承转变化。结语艺术美依托于形式的表达,草书章法的形式构成作为艺术门类的一角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多样统一”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草书章法形式空间概念上方位形势对比协调的布局观和时间概念上起止动静平衡的节奏韵律美。限于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篇幅,拙文对草书章法形式原理的例证只选取了相对经典的草书作品,对形式构成原理的阐述上也只是涉及草书章法布局实践技巧上的一部分,望对草书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注释:①杨辛,甘霖.美学原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多样的统一[J]. 朱彤. 学术月刊. 1980(09)
本文编号:2968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6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