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唐代篆书发展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13:41
  唐代书法的繁荣不仅成就了楷书之尚法、草书之浪漫,同样也开创了篆书复兴昌盛的新局面,然而,书学界目前对唐代篆书的问题研究,仍局限于名家名作的范围,对近些年来出土的大量碑志篆文没有很好的整理与利用。鉴乎此,笔者在传统典籍之外,又通过对大量新出碑志篆书的调查、发掘和统计,重新整理了唐代善篆书家160人的1400余件书迹作品,这些无疑大大丰富了唐代篆书固有的面貌。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书法发展史为线索,以石刻篆书为代表,对唐代篆书复兴成因、历史分期、风格特点、书法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以期对唐代篆书研究的深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一 唐代篆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二 唐代篆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获
第一章 唐代篆书复兴及其成因
    一、唐代篆书的复兴
        (一) 先唐篆书的兴衰
        (二) 唐篆复兴的表现
    二、唐代篆书复兴的原因
        (一) 帝王对书法的重视与科举的提倡
        (二) 古文经学
        (三) 碑志风行
        (四) 书家的努力
第二章 唐代篆书发展历史分期
    一、前期萌芽与发展
    二、中期成熟与巩固
    三、后期衰微
第三章 唐代篆书的风格特点
    一、尚曲
    二、装饰性强
    三、受古今书体影响
        (一) 字形复古
        (二) 楷化特征
        (三) 隶书笔法
第四章 唐代篆书人物及书迹作品辑录
    一、有书名书家
        (一) 专善篆书者
        (二) 兼善诸体者
        (三) 其它
    二、有史名书家
    三、新发现篆书家
第五章 唐代篆书发展的意义及影响
    一、对古文字的继承
    二、促进书法艺术的全面繁荣
    三、对后代篆书的影响
附录一、唐代篆书书家表
附录二、唐代篆书书迹目录
    一、有篆书家碑额作品
    二、无篆书家碑额作品
    三、有篆书家志盖作品
    四、无篆书家志盖作品
    五、其他篆书作品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盖巨源墓志铭》考释[J]. 杨荣新.  文博. 2006(04)
[2]古文献中篆文及其篆楷对应错漏举例[J]. 王有卫.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2)
[3]婉转通畅 劲利豪爽——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书法艺术[J]. 守墨.  青少年书法. 2006(11)
[4]李阳冰中兴篆书[J]. 李响,王立东.  青少年书法. 2006(11)
[5]试论小篆产生的基础[J]. 许曼.  现代语文. 2006(05)
[6]李阳冰刊改《说文》之统计分析[J]. 史文磊,金硕.  宜宾学院学报. 2006(03)
[7]古文源流考[J]. 徐刚,李零.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04)
[8]唐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崔氏墓发掘简报[J]. 史家珍,吴业恒,朱磊.  中原文物. 2005(06)
[9]唐孙承嗣夫妇墓发掘简报[J]. 张全民,刘呆运,王久刚,李明.  考古与文物. 2005(02)
[10]论古文运动对唐传奇创作观念的影响[J]. 周广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2968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68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