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谈《悲庵居士诗剩选录》系列篆书创作

发布时间:2021-01-12 17:03
  篆书创作因受各种本体因素的影响,创作的表现手法不易突破,而清代碑学的兴起大大拓展了篆书的表现性,进一步发掘出了新的表现形式,产生了独具时代特色的篆书风格。随着当代对篆书书风的不断深入研究,以赵之谦篆书风格为取法的创作在当今书坛上形成一股新风,成为当代篆书创作中值得借鉴和取法之一。通过对赵之谦篆书的实践和分析,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赵之谦早中晚期篆书进行概述,并深入分析和探究。其次把握住赵之谦篆书的特点,通过各要素相互借鉴融合的方式展现对技法和审美趣味的理解和表达,使系列作品总体呈现统一的艺术追求。最后是对系列篆书作品的总结和反思,讲述今后创作的方向。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展及成果、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创新之处
    五、论文的选题来源及主要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创作缘起
    一、赵之谦篆书的发展演变
    二、赵之谦篆书对作品创作的启发
第三章 创作过程
    一、创作形式和内容选取
    二、笔法的运用及表达
    三、线条的效果表现
    四、空间布局的形式美感
    五、整体章法的和谐统一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赵之谦书法艺术风格[J]. 刘洋.  长江丛刊. 2017(07)
[2]书法艺术创作之“心划情体论”[J]. 梁玖.  艺术工作. 2017(01)
[3]清代篆书创作述评[J]. 李林.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
[4]赵之谦书法美学思想论略[J]. 曹建.  殷都学刊. 2001(02)
[5]日本书法史的演变与赵之谦书法[J]. 邹涛,樽本树邨.  中国书法. 1996(04)

硕士论文
[1]赵之谦篆书研究[D]. 许立群.中国美术学院 2018
[2]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一系小篆审美认识及实践体验[D]. 梁一鸣.南京艺术学院 2017
[3]赵之谦书法艺术研究[D]. 苏建功.河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73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73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