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胡小石先生金石学理念对我毕业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8 00:01
回顾中国20世纪的书坛,可谓文化名家大家辈出、光彩照人,或承碑派之时势,或究帖学之宗风,或取法于秦汉之上,或得悟于心性发现之间,各造其极,领一代风尚,使我们经常感受到圣贤留下的风采和魅力,缅怀他们高尚的品格和书品。其中金石书派胡小石先生的金石学理念在这一阶段的碑学书法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选录<论语>》系列作品是基于胡小石先生金石学理念影响下进行的系列作品创作作品。作品取法《张猛龙碑》、《石门颂》等碑学名品,同时在创作理念上秉持胡先生的金石学理念,在书法风格上受金石书风的影响。本文从三个角度阐述此次系列创作:第一,作品创作前的灵感来源,主要阐述《选录<论语>》系列作品的实践基础,胡小石先生金石学理念与《张猛龙碑》的创新结合;第二,作品的技法支撑,主要是胡小石先生金石学理念对作品创作过程中在笔法、字法和章法上的影响;第三,作品创作完成后的主要体会,是进一步理解金石学书法,以及拓宽金石学书法的创新创作思路。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所示:图1-1《游必有方》(局部)
风从确立到成熟,书风发展和表现方式逐渐多样化的时期,在一件件同处这一时期的众多面貌迥异的金文作品中,《散氏盘》以其质朴凝重的艺术风格显得卓然不群。《散氏盘》的古拙稚气更多体现在结体方面,关于书法的结体,可以在取势、欹正两方面进行剖析。正如胡小石先生曾说过“言结体者,首辨纵横。纵势上耸,增字之长;横势旁骛,增字之阔……《散氏盘》则用横式。”这句话论述的便是取势方面对字的影响,《选录<论语>》系列作品便是在结体上汲榷散氏盘》取横式的结体开阔,不死板呆滞、趣意横生、恣肆流畅。如图2-1所示:谈到欹正,胡小石先生指出《散氏盘》取倾右之势,较其他取势平稳的碑帖更古(Local)这两段话便是在取势、欹正这两方面论述结体对字的图2-1《君子谋道》(局部)Figure2-1《JunZiMoDao》
塾?》系列作品的创作阶段,选择结合的法帖是有“集帖学之大成者”之称的董其昌,选择其楷书名品《法卫夫人楷书册》。观摩董其昌名作《法卫夫人楷书册》,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整幅作品章法上的绮丽多姿,在疏密布白的角度评价整幅作品,一为字字疏密错综如星斗悬天,留白自然似参差得天趣之美;再单以一行或全章为分组,为有纵行无横行者,自一行至无数行,行式有定,而每行中之各字无定;三是整齐的部分尽显一丝不苟、极尽工整;最后是大小参错,字间行距巧妙组织,相互呼应。整幅作品可谓是变化之奇,以此间为最多。如图3-1所示:综上所述,剖析董其昌《法卫夫人楷书册》可得章法的灵动精妙重在变化无端,又可说成对比丰富,可以分为疏与密的对比、工整与参差的对比这两方面。将之运用到《选录<论语>》系列作品的创作中也是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是疏与密的对比,可以分为整篇作品的疏密和局部作品的疏密,《选录<论语>》系列作品整篇作品的疏密安排是依照摘录内容的分段、分章进行处理的,摘录内容较多的部分以密为主,反之则以疏为主;局部的疏密安排主要取决于单独字结体的疏密决定,若局部多个相邻的字均笔画较多、结体较密,则安排稍松散,反之安排较紧密。另一方面,《选录<论语>》系列作品章法上工整与参差的对比安排,这一部分是主要取决于疏密安排的。整体较密的部分安排的尽量工整,已达到乱中有序的视觉效果,反之,整体较疏的部分尽量安排的参差错落,为避免造成章法呆板如算珠的效果。图3-1《法卫夫人楷书册》(局部)Figure3-1《FaFuRenKaiShuCe》(Local)(资料来源:《董其昌楷书作品逊自印版22、23页)
本文编号:3023040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所示:图1-1《游必有方》(局部)
风从确立到成熟,书风发展和表现方式逐渐多样化的时期,在一件件同处这一时期的众多面貌迥异的金文作品中,《散氏盘》以其质朴凝重的艺术风格显得卓然不群。《散氏盘》的古拙稚气更多体现在结体方面,关于书法的结体,可以在取势、欹正两方面进行剖析。正如胡小石先生曾说过“言结体者,首辨纵横。纵势上耸,增字之长;横势旁骛,增字之阔……《散氏盘》则用横式。”这句话论述的便是取势方面对字的影响,《选录<论语>》系列作品便是在结体上汲榷散氏盘》取横式的结体开阔,不死板呆滞、趣意横生、恣肆流畅。如图2-1所示:谈到欹正,胡小石先生指出《散氏盘》取倾右之势,较其他取势平稳的碑帖更古(Local)这两段话便是在取势、欹正这两方面论述结体对字的图2-1《君子谋道》(局部)Figure2-1《JunZiMoDao》
塾?》系列作品的创作阶段,选择结合的法帖是有“集帖学之大成者”之称的董其昌,选择其楷书名品《法卫夫人楷书册》。观摩董其昌名作《法卫夫人楷书册》,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整幅作品章法上的绮丽多姿,在疏密布白的角度评价整幅作品,一为字字疏密错综如星斗悬天,留白自然似参差得天趣之美;再单以一行或全章为分组,为有纵行无横行者,自一行至无数行,行式有定,而每行中之各字无定;三是整齐的部分尽显一丝不苟、极尽工整;最后是大小参错,字间行距巧妙组织,相互呼应。整幅作品可谓是变化之奇,以此间为最多。如图3-1所示:综上所述,剖析董其昌《法卫夫人楷书册》可得章法的灵动精妙重在变化无端,又可说成对比丰富,可以分为疏与密的对比、工整与参差的对比这两方面。将之运用到《选录<论语>》系列作品的创作中也是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是疏与密的对比,可以分为整篇作品的疏密和局部作品的疏密,《选录<论语>》系列作品整篇作品的疏密安排是依照摘录内容的分段、分章进行处理的,摘录内容较多的部分以密为主,反之则以疏为主;局部的疏密安排主要取决于单独字结体的疏密决定,若局部多个相邻的字均笔画较多、结体较密,则安排稍松散,反之安排较紧密。另一方面,《选录<论语>》系列作品章法上工整与参差的对比安排,这一部分是主要取决于疏密安排的。整体较密的部分安排的尽量工整,已达到乱中有序的视觉效果,反之,整体较疏的部分尽量安排的参差错落,为避免造成章法呆板如算珠的效果。图3-1《法卫夫人楷书册》(局部)Figure3-1《FaFuRenKaiShuCe》(Local)(资料来源:《董其昌楷书作品逊自印版22、23页)
本文编号:3023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02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