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南书房书家题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14:40
南书房是历史上第一个以书法为名设立的内廷机构,在书界地位不可小觑。南书房书家的书画题跋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这一群体的审美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研究:第一,对南书房书家的社会关系进行考察。通过对于南书房书家题跋活动的梳理,认为书法题跋是维系帝王与南书房书家以及南书房书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媒介,并对南书房书家书法风尚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第二,以南书房书家题跋为主要依据来分析南书房书家的书法风尚。认为康熙时期南书房书家“贵神而不贵形”,揭示其形神观与清代书坛截然相反。另外,康熙时期南书房书家以“重古尚法”为上,并以此观念作为品评标准,从而揭示康熙时期书法的崇董现象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已。第三,主要研究南书房书家群体题跋的创作心态与创作观念。认为其面对“皇家”、“同僚”、“收藏家”等群体时分别表现出“拘谨”、从容、“应酬”的创作心态。另外,其创作观念主要表现为“苍劲遒逸”、“变化古人、独出机杼”。第四,南书房书家题跋所表现出来的“重古尚法”、“贵神而不贵形”的观念对书坛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受董氏书风影响的局限性。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南书房书家及其社会关系
(一)南书房书家与康熙帝题跋互动
(二)南书房书家之间题跋互动
1.南书房书家亲属关系与书画互动
2.南书房书家挚友关系与书画互动
3.南书房书家师承关系与书法互动
(三)南书房书家与收藏家书画交往以及射利关系
二、南书房书家题跋书法风尚
(一)“贵神而不贵形”
1.清代题跋中的形神观
2.南书房书家题跋中的形神观以及独特性
(二)重古尚法观念
1.直入晋人
2.由明溯晋唐
3.由元溯晋唐
(三)书法品评风尚
1.以晋唐法度为参照的品评风气
2.面对董书作品品评时的“失语”现象
三、从题跋看南书房书家创作心态与创作观念
(一)从题跋看南书房书家创作心态
1.面对皇家的“拘谨”心态
2.面对“同僚”的从容心态
3.面对收藏家的“应酬”心态
(二)从题跋看南书房书家创作观念
1.“苍秀遒逸”
2.“变化古人、独出机杼”
四、南书房书家题跋的书学价值与局限性
(一)南书房书家题跋的书学价值
(二)南书房书家书学思想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书法批评“失语”现象研究[J]. 吴凡. 中国书法. 2017(22)
[2]清代金石题跋中的儒学与书法观念[J]. 曹建.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3]康熙对古代书家的学习及其宗王喜董的书法观[J]. 梁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2)
[4]论沈荃对清初帖学的影响[J]. 朱竞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5]何焯书学刍议——《义门题跋》书学思想解读[J]. 郑吉友. 名作欣赏. 2011(18)
[6]论书法创作的动机与心态[J]. 虞晓勇. 艺术百家. 2009(S2)
[7]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南书房记注》[J]. 王澈. 历史档案. 2001(01)
[8]康熙十九年南书房记注(三)[J]. 历史档案. 1997(01)
[9]康熙十九年南书房记注(二)[J]. 王澈. 历史档案. 1996(04)
[10]康熙十九年南书房记注(一)[J]. 王澈. 历史档案. 1996(03)
博士论文
[1]清康雍乾时期书法风尚研究[D]. 方爱龙.南京艺术学院 2015
[2]清代朝廷书法研究[D]. 陈佳.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南宋书法题跋研究[D]. 夏祥军.渤海大学 2017
[2]沈荃书法研究[D]. 许哲.渤海大学 2016
[3]清代金石题跋中的书法批评观念研究[D]. 杨庆.西南大学 2016
[4]清代金石题跋中的小楷观念[D]. 贾锦涛.西南大学 2016
[5]康乾时期刻帖与董其昌书法[D]. 缪怡.南京艺术学院 2016
[6]碑帖学视野下的清代《兰亭序》题跋研究[D]. 葛复昌.山西师范大学 2015
[7]高士奇及其书画鉴藏研究[D]. 陈小诗.中国美术学院 2014
[8]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与其书学观研究[D]. 陆宇润.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38128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南书房书家及其社会关系
(一)南书房书家与康熙帝题跋互动
(二)南书房书家之间题跋互动
1.南书房书家亲属关系与书画互动
2.南书房书家挚友关系与书画互动
3.南书房书家师承关系与书法互动
(三)南书房书家与收藏家书画交往以及射利关系
二、南书房书家题跋书法风尚
(一)“贵神而不贵形”
1.清代题跋中的形神观
2.南书房书家题跋中的形神观以及独特性
(二)重古尚法观念
1.直入晋人
2.由明溯晋唐
3.由元溯晋唐
(三)书法品评风尚
1.以晋唐法度为参照的品评风气
2.面对董书作品品评时的“失语”现象
三、从题跋看南书房书家创作心态与创作观念
(一)从题跋看南书房书家创作心态
1.面对皇家的“拘谨”心态
2.面对“同僚”的从容心态
3.面对收藏家的“应酬”心态
(二)从题跋看南书房书家创作观念
1.“苍秀遒逸”
2.“变化古人、独出机杼”
四、南书房书家题跋的书学价值与局限性
(一)南书房书家题跋的书学价值
(二)南书房书家书学思想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书法批评“失语”现象研究[J]. 吴凡. 中国书法. 2017(22)
[2]清代金石题跋中的儒学与书法观念[J]. 曹建.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3]康熙对古代书家的学习及其宗王喜董的书法观[J]. 梁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2)
[4]论沈荃对清初帖学的影响[J]. 朱竞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5]何焯书学刍议——《义门题跋》书学思想解读[J]. 郑吉友. 名作欣赏. 2011(18)
[6]论书法创作的动机与心态[J]. 虞晓勇. 艺术百家. 2009(S2)
[7]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南书房记注》[J]. 王澈. 历史档案. 2001(01)
[8]康熙十九年南书房记注(三)[J]. 历史档案. 1997(01)
[9]康熙十九年南书房记注(二)[J]. 王澈. 历史档案. 1996(04)
[10]康熙十九年南书房记注(一)[J]. 王澈. 历史档案. 1996(03)
博士论文
[1]清康雍乾时期书法风尚研究[D]. 方爱龙.南京艺术学院 2015
[2]清代朝廷书法研究[D]. 陈佳.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南宋书法题跋研究[D]. 夏祥军.渤海大学 2017
[2]沈荃书法研究[D]. 许哲.渤海大学 2016
[3]清代金石题跋中的书法批评观念研究[D]. 杨庆.西南大学 2016
[4]清代金石题跋中的小楷观念[D]. 贾锦涛.西南大学 2016
[5]康乾时期刻帖与董其昌书法[D]. 缪怡.南京艺术学院 2016
[6]碑帖学视野下的清代《兰亭序》题跋研究[D]. 葛复昌.山西师范大学 2015
[7]高士奇及其书画鉴藏研究[D]. 陈小诗.中国美术学院 2014
[8]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与其书学观研究[D]. 陆宇润.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38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03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