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与回归:刍议书法学科化发展的历史与今天
发布时间:2021-03-03 19:31
晚清民国以来的知识分子借助科学化观念推动了书法学科化进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书法摆脱与传统经学的捆绑实现建制立科。但因强行从传统文化中割裂出来,后又多被划分至美术领域内,三十多年来,书法专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不少困境。本文通过解析书法专业建立的时代必然性与局限性,反思书法学科在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 2019,(12)CSSCI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晚清民初书法史上的内外巨变
科学观念与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近代书法社团与传统雅集之别
二、民国期刊助力近代书法研究框架的构建
三、近代书法知识教育的固化
关于书法学科化的现实反思
一、新时代书法学科发展的潜在危机
二、『无大道可依归』的现代书法学科
三、书法理论的生成推动书法高等教育质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二十世纪前期的“科学观念”看古今书法教育之别[J]. 杨晨. 书法. 2018(09)
[2]起于“科学”而归于“人格”——谈民国陈康《书学概论》之得失[J]. 邓宝剑. 中国书法. 2018(04)
[3]关于当代中国书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愿景[J]. 陈振濂. 中国书法. 2018(03)
[4]书法理论是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J]. 宋学勤. 中国书法. 2017(18)
[5]定义民国书法[J]. 陈振濂. 中国书画. 2016(12)
[6]科学与近世文化[J]. 任鸿隽. 科学. 2015(04)
[7]关于高等书法专业学科化的反思[J]. 杨锁强. 中国书法. 2013(06)
[8]学院派与书法学科建设——张公者对话陈振濂[J]. 中国书画. 2010(12)
本文编号:3061810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 2019,(12)CSSCI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晚清民初书法史上的内外巨变
科学观念与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近代书法社团与传统雅集之别
二、民国期刊助力近代书法研究框架的构建
三、近代书法知识教育的固化
关于书法学科化的现实反思
一、新时代书法学科发展的潜在危机
二、『无大道可依归』的现代书法学科
三、书法理论的生成推动书法高等教育质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二十世纪前期的“科学观念”看古今书法教育之别[J]. 杨晨. 书法. 2018(09)
[2]起于“科学”而归于“人格”——谈民国陈康《书学概论》之得失[J]. 邓宝剑. 中国书法. 2018(04)
[3]关于当代中国书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愿景[J]. 陈振濂. 中国书法. 2018(03)
[4]书法理论是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J]. 宋学勤. 中国书法. 2017(18)
[5]定义民国书法[J]. 陈振濂. 中国书画. 2016(12)
[6]科学与近世文化[J]. 任鸿隽. 科学. 2015(04)
[7]关于高等书法专业学科化的反思[J]. 杨锁强. 中国书法. 2013(06)
[8]学院派与书法学科建设——张公者对话陈振濂[J]. 中国书画. 2010(12)
本文编号:3061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061810.html